今年石家庄新增1100万平供热面积全用新能源

13.11.2014  17:34
  过供热人的日夜施工,相信新楼盘的居民会有一个温暖的冬天。  燕赵都市报记者 田明/摄

  燕赵都市报记者李春炜/文 田明/图

  近几年来,石家庄集中供暖采取了以热电联产为主,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为辅的供热原则,如今,已经有不少小区采用了天然气、余热等供热方式。今年供暖季,环保新能源再次成为新增热能主力军,在新增的110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中,全部采用了非原煤的新热源,其中,80%左右采用的是天然气、余热等环保能源。还有3天,石家庄今冬供暖就将拉开大幕了,这些环保能源供暖前期准备如何?昨日,记者探访了天然气和循环化工余热的部分项目点。

   探访一:天然气供暖

    ◎天然气备足,随时可点火

  康馨雅苑小区的东侧的一栋建筑是该小区的供暖锅炉房,昨日,当记者来到锅炉房时,从外表看没有任何烟囱。

  走进锅炉房内,干净明亮的厂房内整齐的排列着10台燃气锅炉。“天然气供暖的好处就是干净,没有污染。”据石家庄城投天启热能有限公司北区负责人张来献说,燃气锅炉的主要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过来,不会有燃煤那种燃料堆积的场面。

    而作为北区负责人,张来献这几天没有在晚上11点之前回过家。“从前两天我们启动冷运行之后,就开始挨个小区看运行情况,检查有没有问题。”他说,冷运行就是不点火运行设备、水循环网,目前,冷运行已经结束,下午他们将会启动小区二次水循环系统,让水先循环起来,天然气也早已备足了几天的量,只待14日晚上12时之前点火供暖了。

  康馨雅苑小区总共有25万平米的供热面积,小区居民对改成天然气供暖方式也比较认可。“还不错,我在这住了两年了,别看锅炉房就守在我们小区旁边,可真看不到任何污染。”正在小区晒太阳的小区居民刘大妈说,以前总担心烧气不如烧煤暖和,现在看来都一样,最重要的是还干净了。

    ◎今年装上了智能控制,远程就可实现点火

  据石家庄城投天启热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康馨雅苑小区,今年他们主要给全市46个小区供暖,供热面积达到了400万平米。而为了更好的保障供暖效果,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他们投资了1300多万元,装上了智能控制系统。

  这位负责人说,只要坐在中控室内,每个燃气供热站的供热情况都能一目了然的看到。而且,还可以实现远程点火、调控温度等功能。“以前每个燃气供热站都至少需要2-3个人,才能进行24小时盯守。”她说,现在供热站可以基本实现无人盯守。

  如果无人盯守,出现问题如何解决?“今年我们成立了巡视组,分片区负责各个供热站的情况。”对此,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当中控室发现哪个供热站的水温、水压出现异常,将立即通知所负责区域的巡视组,由他们负责到现场检查维修。

  部分新小区的供热站还在紧张施工。  燕赵都市报记者 田明/摄

   探访二:循环化工工业余热项目

    ◎新建余热泵站正在进行冷运行

   位于高新区的雍雅锦江小区是个新小区,今年冬天,这个小区一期的居民将用上的是由循环化工余热所提供的热源。

  这个余热热泵分站建在地下,走进刚刚完工的热泵分站,只听见机器轰鸣,不少工人还在进行清扫、焊接等最后的收尾工作。“现在正在进行小区二次水网的冷运行。”据负责循环化工工业余热项目公司项目的石家庄国融安能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阮建涛指着一组轰鸣的机组说,这个小区是今年新增的供热项目,启动建设时间较晚,冷运行从5日开始,期间不断进行换水、补水,同时检查管网的情况。“到今天冷运行基本完成了。”他说,下一步他们将开始热泵系统充氟调试,调试预计持续1天,14日夜间将准时供暖。

  记者看到,热泵分站内有两台大型的热泵。阮建涛告诉记者,一台热泵能供10万多平米的面积。“雍雅锦江小区总共是20多万平米,今年的供热面积大约是7万平米,所以,今年我们只开启一台热泵。”他说,热泵的作用是将供水温度再提升,从而使用户家中的温度达标。

    ◎利用工业余热,节能环保

  据了解,循环化工工业余热项目用节能环保能源供热的其中一种方式,是采用热泵技术,收集石家庄炼化厂等工业企业的工业循环水中的工业余热进行集中供热。首先,废热水被循环泵抽出,送入换热站,热水被换热降温后回到冷却塔降温,然后,经冷却塔降温后的水再回到炼化厂再利用。

  “从炼化厂过来的的一次管网的水温在22—25℃,然后会通过位于小区内的热泵分站的换热器进行换热,把其中部分热能传给小区二次管网内的水,使小区管网的水温提升到60—65℃。”阮建涛说,循环化工工业余热项目从2012年开始建设,目前,除了雍雅锦江,还有丽景湾、天地荣域等小区,供热面积增至110万平方米。

  工作人员在对供暖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  燕赵都市报记者 田明/摄

   数据

   新增1100万平米供热面积全部采用非原煤热源

  据石家庄供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供热面积将超1.4亿平方米,其中新增供热在1100万平方米,全部采用了非原煤的热源,其中,80%左右采用的是天然气、余热等环保能源,除此之外,还包括电供暖、水煤浆供暖、煤粉供暖等方式。

  “今年对新增供热需求,是按照‘以热电联产、废热利用集中供热为主,禁止新上原煤热源,使用煤粉、水煤浆等煤清洁燃烧供热为辅,电、天然气供热为补充’的供热原则进行供热保障。”他说,在今年上半年采暖期过后,省会就继续开展供热提质工程,进一步加强供热能力建设,计划通过热源、热网建设,管网改造以及引进智能管控平台等工程确保今年供暖工作平稳运行。

  他介绍说,目前,各供热企业都在紧张进行供热前的最后准备工作,确保11月15日零时准时供暖。

   观点

   余热”供暖,一个供暖难题的解题思路

  近三年来,省会采取了以热电联产为主,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为辅的供热原则,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供热方式多元化。这些热源比“烧煤”能环保多少呢?

  据负责石家庄循环化工余热项目的石家庄国融安能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的热电联产供热相比,一个采暖季可节约标准煤50万吨,大量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同时,余热利用更是“变废为宝”。

  除了工业余热,污水源热泵也是余热的一种,这种供热方式也在省会小区得以应用。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曾告诉记者,污水源热泵比传统集中供热节能40%以上,而且是零排放、零污染。同时,实现城市污水热能的高效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由于采用天然气为原料,排出的都是热蒸汽,基本没什么污染。”此外,石家庄城投天启热源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与曾经燃煤供热相比,天然气供暖每年可节约燃煤消耗25000余吨,减少烟尘排放120余吨,减少SO2排放440余吨。

  对此,省会一位环保专家认为,既要保证冬季供暖温度,又要尽可能地减少污染排放,从长远来看,除了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之外,将各种“余热”利用起来,减少燃煤供热,或是石家庄供暖问题的一个解题思路。

  “随着采暖季的临近,供暖话题再次成为热点。”这位专家说,削减燃煤,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他建议,由政府出面主导,进行资源的整合,大力推进各种余热热泵供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