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河北万全年内完成所有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07.03.2016  14:06

记者采访万全区扶贫办主任施凯宇。 驻村“第一书记”邢鹏飞入户了解情况。

  长城网张家口3月5日讯(记者张世豪)近日,记者获悉张家口万全区年内要让全区2812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2014年至2015年,全区脱贫24272人。

  一年脱贫人数比过去两年脱贫总人数还要多,一年的脱贫任务如何完成?带着疑问,记者3月2日、3日来到万全区扶贫办、组织部、贫困村进行调查。

   扶贫办:扶贫股份合作制设立风险补偿基金

  在万全区扶贫办,区扶贫办主任施凯宇介绍,通过前几年的努力,截至2015年底,全区有贫困户19988户、28125人;其中大多数是低保五保对象,他们通过政策兜底能够实现脱贫;有5472名扶贫对象是工作重点。

  施凯宇介绍,区里采取了“入股+”模式,将扶贫对象全部列入股份合作项目扶持范围,让贫困户在获得扶贫项目受益(股金分红)的同时,还能得到土地流转资产性收益或务工工资性收入。

  记者获悉,万全区将按每户10000元财政扶贫资金(其中区财政资金5000元,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5000元)入股,合作期10年。通过“入股+”模式等特色产业扶贫一项就能将5472名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实现稳步脱贫。

  “合作期内,每个贫困户每年都可以按照对应的比例进行分红或返本,平均每名贫困户每年有1600元稳定收入。同时,企业要租地,贫困户可以获得租金;企业要招工,贫困人口打工获得收入。”施凯宇说。

  “为什么不把财政扶贫资金直接发给贫困户?”记者问。

  “贫困户拿到扶贫资金后,可能会直接花掉,不会转化成生产能力,这是‘补血’的方式;通过把财政扶贫资金交给企业,让贫困户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还可以在参与企业种植、养殖等过程中获益,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施凯宇说。

  “如果十年间发生意外情况,企业的经营出现状况,是否能保证贫困户的收入?”记者问。

  “我们出台了《扶贫股份合作制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风险补偿基金按贫困户入股总资金的9%筹集。此基金旨在化解贫困户在股份合作制项目中的风险,保障贫困户利益不受损害。”施凯宇说。

  除了特色产业脱贫工程,万全区还有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金融、医疗救助、基础设施、社保兜底、“互联网+”、社会帮扶等方面的脱贫工程。“各项优惠政策叠加,贫困人员获得收益的总和会高于贫困线,全部扶贫对象年内实现脱贫的任务一定能够完成。

  “今年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区里拿出8000万用于脱贫攻坚。加上经过各方整合,造林绿化、美丽乡村等方面的资金和政策性贷款,投入总和已经超过8.4亿元。”施凯宇的介绍打消了记者对脱贫资金方面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