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会就业援助月启动首日 1.89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02.03.2015  11:23

    3月1日,求职者在排队领取《企业招聘信息》宣传册。当日,全国工会就业援助月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型招聘活动在石家庄解放广场(原火车站)举行。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赵永辉摄

    河北新闻网3月1日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段丽茜)今天,2015年全国工会就业援助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型求职招聘会在省会启动。招聘会共吸引了6万余名求职者,有1.89万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七省(市、区)工会将实行跨区域合作

    今天10时,位于省会站前街原火车站大厅的招聘会正式开始,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内蒙古、江苏等省(市、区)及我省设区市所属的600余家企业和就业服务机构开展招聘活动,提供的岗位超过7万个。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涉及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生物科技、医药化工、交通物流、服装服饰、餐饮旅游、家政服务等领域。

    “我们选择在劳动时间、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方面规范可靠、信誉良好的企业进场招聘,企业要做到同工同酬、待遇从优,并确保务工人员在符合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下工作。”省总工会保障部部长刘明伟介绍,参与招聘会的七个省(市、区)工会还达成了共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实行跨区域合作,促进就业以及职工的维权,如务工者在这些省份遇到困难,可向当地工会求助,享受同等便捷的维权服务。

    就业难、招工难结构性矛盾仍需破解

    1.89万人达成就业意向令人欣喜,但招聘会上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也同时存在。

    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近期招聘100多名土木工程人员,今天在招聘会现场收到了六七十份简历。招聘人员发现,有些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一些专科毕业生在简历上提出一上班底薪至少5000元,我们经过试用期后才能转正,刚转正的职工平均每月三四千元。还有的求职者一开始积极性很高,但是听说我们野外工程比较多,就打退堂鼓了。”这位招聘人员说。

    一些企业招聘人员表示,大中专学生刚刚毕业步入社会,没有工作经验,应适当放低起点,此时最重要的是积累经验,一旦有了足够的能力,自然会找到更好的岗位。

    为破解就业难、招工难结构性矛盾,本次招聘会主办方举办了校企对接活动,来自我省、内蒙古等地的30个院校和培训机构向200余家企业介绍了自身特点、学生专长等。

    “沟通交流让供需双方互相了解,有利于培训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刘明伟表示,结构性矛盾的存在,也为工会组织提出新课题:如何在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中,让各类培训更加面向市场、面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