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七成受访者:发展公共交通是治堵良方

13.01.2015  22:14

  省会近两年由于地铁施工影响,加上机动车保有量的膨胀式发展,导致交通状况日益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公共交通来解决城市拥堵隐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今年的省两会上,人大代表边丽英提出了针对城市治堵,发展公共交通的建议。那么,对于治理城市拥堵,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1月4日至12日,本报“民意调查”对322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近七成受访者认为,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运力及覆盖面,既能达到治理拥堵,又能方便市民出行。

  目前,道路拥堵是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的问题。石家庄近两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发展迅速,加之修建地铁,道路交通压力很大。对于治堵,您有什么好的妙招吗?

  调查发现,66.46%的受访者认为,治堵必须要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运力及覆盖面。

  市民白先生说:“限行是治堵的方法之一。但限行的前提是增加公共交通运力,扩大公交覆盖面,这样既不影响大家出行,又能达到治堵的目的。

  21.12%的受访者认为,拓宽非机动车道,还道于民,才能达到治堵目的。

  市民张女士表示,治堵须还道于民。“建议把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弄宽一点,如果要引导人们采取其他方式出行,就要保障基本的出行条件。

  9.01%的受访者觉得,限时限行,可以在治堵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又不会影响人们出行。

  市民王先生说:“我觉得石家庄城市不算大,也就早晚高峰堵,平时还可以,要是限行还是早晚高峰限吧。

  另有2.79%的受访者认为尽快推进拼车合法化能治堵;0.62%的受访者认为治堵须加强配套的宣传。

   提高公共交通承载力来治堵

  省会近两年,由于地铁施工影响,加上机动车数量增加,导致省会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峻。

  就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在今年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边丽英提出须提高公共交通承载力,以达到治堵的建议。

  边丽英表示,目前,出门难、行路难已经严重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公共交通不发达是重要因素。“承载力不够。特别是上下班时间,许多线路公交车人满为患,坐一次公交车相当于‘练一次身手’。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家有车开已经不是梦想。但交通道路对车辆的承载量是有限的,车辆越多路就越堵,因此,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城市治堵的必然选择。

  边丽英建议,提高公共交通的承载力,满足更多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同时,提高公交的舒适度和服务性,都有利于发展公共交通。

  在公交线路设计上,她建议更应考虑小路支路与主路的公交线路对接。现在省会正在建地铁,也应该长远考虑公交与地铁站对接的问题,让居住在城市各个区域的人,能够轻易地到达目的地,公交顺利换乘,公共交通才能更便捷。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吴少远(24岁职员)

  一定要更加完善公交系统,适当增加发车数量,扩大公交覆盖路线,比如增加石家庄市中心到栾城、藁城等区的公交,分散市中心区域内交通压力,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

  再者,城市道路要善于去疏通,比如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错时上下班,这个主要得靠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去协调。

   王宁(31岁教育人员)

  要想缓解拥堵的现状,还是要大力发展公交、地铁这样的公共交通。一个公交车能坐几十人,如果公交线路规划设计得好,起码能打消部分人买车的念头。私家车越少,路就越通畅,公交车行驶也就越快,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现在石家庄的地铁也在建,建好后估计会有部分人放弃买车念头,但是现有车的数量不会少。如果能够把公共交通建设和私家车限购结合起来,也许效果会更好。

   禇倩倩(32岁职员)

  我觉得以后城市的规划也要多考虑交通压力的问题,效仿国外把生活区、商业区和交通枢纽进行合理的布局,把大的车流人流调配开,也能减少交通压力。

   (原标题:发展公共交通是治堵良方)

【延伸阅读】
  • 委员建议河北公交延时:让百姓自觉减少私家车
  • 政协委员:石家庄保定廊坊应先试点公交一卡通
  • 石家庄重污染限号固定周末不限 红色预警公交免费
  •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2015年起推行 40余条公交通河北
  • 石家庄首条快速公交线将开建 连接南焦至正定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