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一格一策”精准治理 三江源书写生态新篇章

27.05.2017  09:1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因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于此而得名,总面积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河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经过连续多年治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取得初步改善,“中华水塔”功能得到增强。

  实现“一格一策”精准治理 三江源书写生态新篇章

  “不搞大旅游、大开发”。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在其腹心区域,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奔流而出。正因为如此,三江源地区生态显得尤为重要,三江源地区生态“打喷嚏”,全国生态系统都会“感冒”。从“用”到“治”再到“护”,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其实已走过10年的时间。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中华水塔”生态系统宏观结构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三江源头日趋恢复碧水青山景象。

  2016年,继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一期项目之后,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二期正式启动。近乎在同一时间,青海省正式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短暂的一年里,亮点纷呈,为5年内争取将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先行区,打下坚实基础。

  至此,建立覆盖省、州、县、乡的4级高效精干的“大部制”生态保护机构初具雏形。青海在保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完整性、原生性的基础上,科学布局,省级层面,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内设5个处室;州县层面,组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

  “国家公园”,并非挂个新牌牌,带来的是体制机制的深刻改革与创新。过去一年,园区通过尝试精简、整合原有生态相关部门建立“大部制”管理机构,开始统一行使生态保护职能。按照“坚持优化整合、统一规范,不作行政区划调整,不新增行政事业编制,组建管理实体,行使主体管理职责”的原则,青海对3个园区所涉4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精简县政府组成部门,形成了园区管委会与县政府合理分工、有序合作的良好格局。

  行政管理新体制的建立,令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着力突破原有体制的藩篱,实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条块分割、管理分散、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彻底解决“九龙治水”和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与此同时,各分园区又进一步细化为大小不等的网格,“一格一策”实施精准生态治理、利用。2017年3月,玉树市人民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正式成立,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依法保护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通过创新理顺管理体制、人员划转和职能整合,目前已有9975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并组建了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构建远距离“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与此同时,创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在原有2554个林地、湿地单一生态管护岗位基础上,制定园区综合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职能和功能整合后,我们将山水林草湖视为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高生态治理效率。”如今,青海持续突出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的原真性、系统性、典型性、完整性,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以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的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