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艺的“三个梦”

13.04.2015  13:04

———访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刘锦云

 

对于喜爱话剧艺术的人来说,“北京人艺”就是一个话剧圣地,那里有一大批浑身是戏的艺术大师,每推出一场戏都被人津津乐道。4月11日上午,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刘锦云应河北省话剧院之邀,为该院2015演员读书班作讲座。虽然年过70,但老爷子腰杆挺直,声音洪亮,幽默感十足。44岁,他毅然放弃政府机关的“铁饭碗”来人艺做编剧,凭的是对话剧艺术的一腔热爱,而且至今这份热爱一如当初。

■本报记者 王 欣 文/图

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之时,刘锦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他的家乡在保定雄县的一个小村庄,离白洋淀不远。“我算了一下,嘎子的年龄比我大十岁,如果我早生10年的话,电影里演的就是‘小兵刘噶’了。”他笑着说。

14岁之前,刘锦云没看过电影,连话剧是什么都不知道,但他的家乡有一点好,那就是河北梆子非常盛行,被称为“梆子窝”,村里还有一个专业戏班。“我那时候把它们常演的近40出戏背得滚瓜烂熟,现在回头想想,那些戏已经在我的心里成长、发酵,为我以后的文学创作埋下了种子。

虽然生活贫困,但刘锦云勤奋刻苦,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大二时,他第一次坐在了北京人艺的观众席,最边上的折叠凳——5排负16号,一个临时加座。那次看话剧的经历印象太深刻,为刘锦云心中的“作家梦”添加了厚重的砝码。

毕业后,刘锦云当过公社书记、党校干部和宣传干事,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工作期间,他遇到了重拾“作家梦”的机会——去北京人艺做编剧。

北京人艺位于王府井大街22号,是一栋很不起眼的银灰色小楼。首任院长是我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曹禺。听到北京人艺招编剧的消息后,刘锦云就跃跃欲试。

人们常说,人过四十不学艺。那时候我44岁了,如果一直待在机关,也能有个一官半职,但我就像着了魔一样非去不可,觉得如果不去就要后悔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曹禺先生是我的‘偶像’,能有机会和心目中的‘中国话剧尊神’共事,眼前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就这样,怀着心中燃烧的熊熊梦想,刘锦云走进了人艺的大门。

刚刚做编剧的日子里,每到需要灵感的时候,刘锦云就和同为人艺编剧的英若诚相约来到于是之的办公室,边讨论边喝酒。“于是之喜欢喝二锅头,英若诚则喝威士忌。北京的夏天很热,我们仨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常常光着膀子聊得不亦乐乎。很多好戏就是这么聊出来的。

那时候的艺术家们,琢磨戏从来不会想能不能拿奖,而是要有干货。回望半个多世纪以来人艺的经典作品,无论是《雷雨》、《日出》、《茶馆》,还是《阮玲玉》、《狗儿爷涅 》、《天下第一楼》,都是常演不衰的经典名剧。“不跟风,不轻率,不为了评奖上戏,这是从曹禺时就留下的家风。因为想着拍戏是为观众看,所以我们才打造这么多的话剧经典。

刘锦云并不是一个高产作家,但一出手就是佳作。他告诉记者,自己心目中的话剧“神作”就是曹禺创作的《雷雨》,并无数次把这部作品一段一段“拆开”再“组合”,找寻其中的创作规律,并以此指引自己的创作方向。

要想做成一件事,光热爱不成,还要认真,要下功夫,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当中,可以说,正是因为人艺上上下下的全心投入,才引领了中华话剧进入世界艺术之林。”身为北京人艺曾经的编剧、院长,刘锦云和每个热爱话剧的“人艺人”一样,视舞台为根,视戏剧为生命,不论世道飘浮着多少诱惑,他们对舞台的热爱、对戏剧的眷恋不改。

如今,古稀之年的刘锦云依然笔耕不辍,创作的作品题材也更加宽泛。虽然离开了北京人艺,但他仍然秉承曹禺先生的艺术精神,保持着对艺术的虔诚与敬业,用手中的笔写下对话剧艺术的满腔深情。

采访接近尾声,刘锦云说: “拉开大幕才是真的,这是人艺的一句老话。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话剧舞台总有它存在的魅力与价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跑好这一场接力。

刘锦云,笔名锦云,河北雄县人,国家一级编剧。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有大型话剧剧本《狗儿爷涅槃》、《阮玲玉》、《风月无边》等。短篇小说《笨人王老大》(合作)获1980年全国优秀小说奖,《狗儿爷涅 》获第四届曹禺文学奖并入选高中语文课本,《阮玲玉》获1996年“五个一”工程奖及文华奖剧目奖。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