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难得的民生答卷

09.09.2016  17:36

——我市连续五年实现石家庄籍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率为零

连续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基础上,再次设立了3000万元的就业创业专项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

建立覆盖市县乡三级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全市岗位信息资源共享,高效率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遍及城乡

□本报记者 王 静

在日前举行的全省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上,我市参赛项目发挥出色,10个项目晋级全省决赛,并取得了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项目成功签约3400万元的好成绩。

这是我市近年来鼓励青年人创业带动就业的一个缩影。

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是近几年不变的话题,在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社会难题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成为每年的聚焦点。我市通过着力推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揽子政策,2015年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6.1万人,回我市5.1万人,实现就业50133人,就业率98.3%,并连续五年实现石家庄籍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率为零。在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社会难题的情况下,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给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目光。“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说:“每个大学生,都承载着全家的希望,一旦不能就业,本人会受到打击,全家也不得安宁。

早在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我市就把扩大就业列为“八大民生工程”之首,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确定了“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率为零”的工作目标。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多措并举,突出精准发力,强化就业服务,加强供需对接,最大限度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书写了一页民生新篇章。

优惠政策助力自主创业

亮丽的数据背后是始终无法回避的就业压力。

作为一个人口大市,我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单就高校毕业生就业而论,2012年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5.8万人,回我市就业4.8万人;2015年我市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1万人,回我市就业5.1万人,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而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面对的现实却是:就业空间和岗位十分有限。

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就业之源。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利于实现自身就业,还可创造就业岗位,具有倍增效应,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孙瑞彬认为:“有人觉得大学毕业生多了是包袱、是累赘,这是非常短视和错误的。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人才。作为省会城市和新兴的工业城市,石家庄太需要各类人才提供支撑了。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市在连续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基础上,《关于贯彻落实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石家庄市高校毕业生网络创业认定暂行办法》等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先后出台。同时,我市再次设立了3000万元的就业创业专项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

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我市提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含网络创业)一次性创业补助由原来的5000元提高到10000元。

自主创业毕业生每吸纳1人就业给予一次性创业带动就业补贴2000元。对驻石高校及其他社会力量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建园补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将小额担保贷款作为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充实基金、落实贴息,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全市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工作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健康有序发展。我市还将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额度由原来的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合伙经营的由原来的40万元提高到60万元,并全额贴息,能够按期足额偿还贷款的,可给予二次贷款。数据显示,2015年,我市累计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资金3748万元,2448名毕业生成功创业,带动就业7321人。

曾经在北方创业孵化园内接受创业孵化的大学生创业者赵军霞就是这些优惠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在孵化园期间,她已经开办了一家实体鲜花店,销售额每个月都有增长。孵化还没毕业就已成功出园,帮助她走出这一步的,是一笔来自政府的8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与赵军霞同期在北方创业孵化园内接受创业帮扶的大学生创业者还有50多人,占所有创业实体的三分之一。有激情,没经验;有项目,没资金,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遇到的这些共性难题,孵化园开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良方”。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11家涵盖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社区物业、动漫产业、电子商务等类型创业孵化园,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每年可容纳创业入驻实体1000户。去年,我市再次降低高校毕业生入园门槛,毕业生数量占到8成以上,孵化成功率达95%以上。全市共建立各类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区近百家,入驻高校毕业生5000多人。

广搭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王莎是一名我市生源大学生。刚刚大学毕业时,她正为找工作烦心的时候,接到了街道办事处登记个人信息和求职意向的通知。不到一周,王莎接到了街道办的电话,让她去参加一家公司的面试。王莎对这家公司非常满意,并幸运地被录取。

王莎顺利的求职经历,得益于我市毕业生信息登记工程。我市建立了覆盖市县乡三级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数据库,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乡镇(街道)、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得到了实时动态监测,并且大部分得以分流在基层岗位。同时,建立了定期跟踪监测制度,每月对辖区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监测,实时跟踪就业状态。全市2000名岗位信息员积极搜集、汇总整理本行业、本单位、本辖区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及时记录跟踪岗位信息和对接效果,定期上报汇总并通过媒体或网络向社会发布,实现了全市岗位信息资源共享。2015年共搜集8655家用人单位,9.97万个就业岗位,通过各类招聘平台进行了对接。

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全市上下也正在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在主城区创建楼宇就业基地,充分挖掘辖区中小微企业就业岗位,大力开发城市社区和农村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岗位。红军大街社区筹措资金对沿街门脸进行统一装修改造,在帮助辖区居民实现身边创业的同时,还开发出针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

正是我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逐步完善,不仅结束了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就待业的状态,也使企业的用人条件发生了变化: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很多企业的招聘视线。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市场供需的改变。这正是我市的初衷:利用财政补贴的杠杆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以及重点建设项目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据介绍,目前实施的一揽子积极就业政策还包括:对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给予1000元一次性新增就业补贴和不超过3年的社保补贴,对小微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开展岗前培训的给予不超过2200元全额培训补贴,科技型小微企业招收毕业年度毕业生达到现有职工总数20%以上的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对大型企业给予每吸纳1人1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助,对社会中介组织每吸纳1人给予不超过3年的社保补贴。我市还将2015届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范围扩展到所在家庭正在享受城乡低保、本人正在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本人系残疾或烈士子女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标准提高至每人2000元。

与此同时,我市加强基层就业项目的政策衔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统筹实施了“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基层服务项目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大力开发社区(乡镇)基层管理岗位,加强基层就业项目的政策衔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仅在2015年就招募551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项目进行志愿服务(其中,三支一扶志愿者98名,大学生村官160名,特岗教师293名),开发社区(乡镇)基层管理岗位800个。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