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李氏墓群附近出现两个大洞 未对墓群造成破坏

22.10.2015  10:36

  -被人挖开的大洞。 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赞皇县南邢郭村村东,有一处由五座坟丘组成的北朝李氏家族墓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有位回乡探亲的90后小伙子发微博称:李氏墓群附近发现人为挖开的两个大洞,呼吁加强保护力度。10月19日,记者探访发现,被挖开的两个洞距离李氏墓群百余米,十米深的洞内能看到被破坏了的墓室砖墙。就此,赞皇县文广新局工作人员表示,两个洞是去年年底被人挖开的,省、市专家鉴定对李氏墓群没有造成破坏,这起案件还正在侦破中。

  墓群附近被人挖开两个洞

  十一长假,远在山西工作的90后年轻人小杜,回老家赞皇县探亲。在和同学聚会时,听到同村的高中同学小王提起,老家南邢郭村村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李氏墓群附近被人挖了两个大洞,热衷于文物保护的小杜,放下碗筷便来到了现场。看着那两个被人为挖开的大洞,小杜惊呆了。洞内露着墓室的砖墙,并且两个洞口紧邻李氏墓群,很可能对李氏墓群造成破坏。

  听着当地村民你一句我一句讲述着今年雨季洞内被灌进雨水的情景,小杜将现场的照片发到了微博上。“眼下正是农忙时节,田地里人很多,洞口至今还敞开着,非常不安全,真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小杜通过微博私信给记者留言。

  原来就有人打过墓群的主意

  10月19日上午,记者在赞皇县南邢郭村村东看到,墓群距离南邢郭村两三百米,东侧500米左右是赞皇县境内的红旗大街。

  墓群四周种着数十棵碗口粗细的梧桐树,并且在墓群东侧一根五六米高的线杆上,还装着监控设备。

  “那三个土疙瘩就是李氏墓群,原来有五个,上个世纪70年代,对其中两座坟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村民王先生指着墓群东北侧说,去年年底,有人在那边挖了两个大洞,听说还惊动了公安机关。

  两个洞距离墓群百余米,洞口长约1米、宽约0.5米。从洞口望下去,深约十米,而在距离地面五六米深处,还能看到已经被破坏了的墓室砖墙。

  王先生说,李氏家族曾是北朝名门望族,所以这些年一直有人打李氏墓群的主意。“上个世纪末曾有人在墓群的正东方向几十米的地方挖过洞。”王先生说。

  李氏家族曾是北朝望族

  被南邢郭村村民称作“五疙瘩”的墓群,是北朝时期的李氏家族墓群,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由5处墓葬组成。

  赞皇县邢郭乡文化站站长商爱瑞说,这5处墓葬自西向东分别为李宪第二子、东魏司空李希宗及妻崔氏合葬墓;李宪第三子、东魏国子祭酒兼给事黄门侍郎李希仁墓;李宪第四子、东魏给事黄门侍郎李骞墓;李宪第五子、北齐满州刺史李希礼墓;这四座墓北边的那个“疙瘩”是北魏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李宪的墓。

  “上个世纪70年代,对其中两座墓葬考古发掘,出土了瓷器、铜器、铁器、陶俑、镇墓兽等文物200多件。”商爱瑞说,他也常听村里人说,当年出土文物时,有一个莲花银杯非常珍贵,杯中盛酒后,酒面就出现一朵莲花,据说是利用了光线折射原理,“出土的3枚罗马金币,也充分说明在北朝时期,已经和国外有了文化交流。

  据《魏书》、《北史》记载,李宪字仲轨,赵郡柏仁人,曾祖父李系,祖父李顺,父李式。李宪家世显赫,门第高贵,且青年时代即有文武之才,所以深受孝文帝器重,曾任北魏使节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尚书令、仪同三司等。后因其女婿安乐王鉴据相州反而受牵连,诏令赐死,时年58岁。

  另外,记者查阅相关史料还得知,李宪共有6子5女,其夫人为河间邢氏。儿子均入朝为官,其中李希宗位至东魏司空,为当朝三公之一。李宪女儿均嫁于王公贵胄,儿媳妇也都出身望族。

  两个洞未对李氏墓群造成破坏

  按照上级的安排,商爱瑞负责对李氏墓群保护工作。“除了时刻关注设在乡办公室的视频监控外,我每天也会到李氏墓群进行巡查。”商爱瑞说。

  10月19日,记者与赞皇县文广新局取得了联系。据文物保护的负责人李国芳介绍,1982年李氏墓群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升格成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去年开始,按照上级单位对重点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他们在李氏墓群附近安装了监控设备,并且还安排专人巡查。

  李国芳说,李氏墓群周边有很多的墓地,在李氏墓群东北方向一百余米处的那两个洞口,是去年年底被不法分子挖开的。“接到举报后,我们第一时间报了警。目前,公安部门正在对这起案件进行侦破。”李国芳说,事发后,他们请来了省、市文物方面的专家,经专家现场勘查确认,被挖开的那两个洞并没有对李氏墓群造成破坏, “而被挖开的两个洞,局里也正在商讨方案,尽快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