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钟哲:以生命的名义向南水北调移民致谢

04.12.2014  23:12

    从丹江口水库初建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汉水流域八十二万移民,在长达五十余年的岁月里,为了汉江中下游的安澜,解救北方水困境,他们背井离乡,痛失家园。其间所经受的巨大磨难,北方受水区人也许并不知道。北方人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干渴处境,不知道水源区人民的牺牲与奉献,有的甚至不知道中线调水工程,甚至有人不屑知道,认为有没有水那是政府的事。(12月3日《人民日报》)

    尽管按照联合国评定标准,中国属于极度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两千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加拿大的四十四分之一,在世界排名第一百一十位以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十三个贫水国家之一。尤其是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北方十六省市,人均水资源全部不足几百立方米,已是生存极限缺水。3年前(2011年)的5月,北京水资源一度告急——人均水资源量降至仅有一百立方米。这个数字仅是中东沙漠国家人均水量的三分之一。但是这么多“恐怖”的数字,早被水管里每天流出的水,稀释得几近于无。

    水量短缺危害在哪?一是水量短缺大量打井,大地被打成了筛子。超采地下水源,最终使黄淮海三片出现九万平方公里的漏斗区。漏斗中心区地下水最大埋深已达二三百米,地面沉降最大已到二点六米。造成土地沉陷、房屋开裂、建筑物倾斜倒塌,以及海水倒灌,土壤污染,庄稼枯死!二是北方因为缺水,使三亿多人用不上健康、卫生的饮用水。中国每年发生成千上万起环境污染纠纷,因环境和水污染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年年递增。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投入巨额资金的南水北调工程,壮烈地进行着。说“壮烈”,是因为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而且有上百万移民背井离乡的心酸。当然今天的移民,亦非上个世纪所能相比,有着“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要求,但毕竟是远离故土、乡愁无寄,有一个劳作方式是否适应,生活习性是否习惯的问题。何况上世纪,仅丹江口四十八万库区移民,人均区区几百元迁建费,还要统一使用,并不发给个人。后来出现成千上万移民返迁,哪怕一路乞讨要饭,也要回到故乡;但故乡已经没有容身之地,他们成了“黑人”,成为—个庞大的游民群体。就是在飞速发展的改革开放时期,库区有的地方禁止建设,让他们错过了致富的时光。

    这么巨大的牺牲,人们现在爱惜水吗?不说人们普遍用水不知节制,就是中水使用,也是发展缓慢。而人均4倍于我国的的美国、人均44倍于我国的加拿大,却在百分之九十地回收中水,发明“雾水收集法”。相反,我们这个总爱诗意大江大河的民族,总爱用“母亲”这个崇高字眼比喻江河的地方,老是向母亲身上倾倒污水,几乎到了无河不污的地步。这无疑说明,我们面临的缺水风险并不是人人知晓;节水的自觉意识,也远远没有树立起来。

    是的,如今每一位受南水北调润泽的人,都应“怀一颗感恩的心,庄严向南一鞠,说一声‘谢谢’,然后倍加珍惜每一滴来之不易的生命之水。”(梅洁《为了润泽北方大地》)不然,怎么对得起悲壮的牺牲,怎么对得起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