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中高三学生不忙备考 深入山区写调查报告
■刘笑宁在山村收获了感悟,得到了锻炼。
■调查报告详实而有厚度。
□文/图 本报实习记者 杜倩倩 首席记者 谢鑫名
这是一份调查报告,虽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但详实而有厚度,映照出一个山村的贫穷“身影”。那里,医疗落后;那里,师资缺乏;那里,消费单一。可是,那里的空巢老人依然朝九晚五,那里的留守儿童依然快乐开心。那里的一切感动着石市一中高三学生刘笑宁,他在讲述这份报告背后的故事时,三次几乎掉泪。蜜罐中生活的他通过这次调查,收获了难以预见的心灵鸡汤,突然成熟得像个大人。而他弃备考时间半月入山,刘笑宁的班主任给予了支持,“第一课堂学技能是小道,第二课堂培养家国情怀是大道。”
一份详实而有厚度的调查报告
这份调查报告名称为《对贫困山区村民收入及消费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是保定阜平县一个深山村落。调查通过问卷、走访的形式。内容包括背景、村落基本情况、村民收入情况、村民消费情况及调查结论。报告共有七页,有数千文字,还有图表等。文字很精炼,图片也十分精准,整个报告严谨有张力。尤其是其调查结果,突显贫困山村焦点问题,如这里的村民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以种植农作物和外出打工为主;全村几乎见不到年轻人,到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教育硬件设施不错,但教师资源急缺;调查者还在村民消费上做了详尽的调查,村民主要的消费是食品和衣服,几乎没有娱乐设施,30户村民中有热水器的只有5户,仅有两户有空调,而这些“硬件”几乎都是二手的。报告还提到了一点令人触目惊心的内容,虽有合作医疗,但在大病面前,许多村民还是无以应对。有的老人得了大病,只是买止疼片止痛,无钱医治大病,任“病”发展至终老……
一个17岁高三学生的“失踪”之谜
这份调查报告的调查时间写的是,2014年7月初至7月17日。
将视线拉到石家庄。那段时间,正是石家庄一中放假的日子,但升入高三的学生在假期里都很忙,因为他们马上就要面临明年的高考。然而在备战的日子,同学之中少了一个人,那就是17岁的刘笑宁。他正在阜平县那个深山村落,深一脚浅一脚地做着他的调查。
缘何“抛弃”备考去深山村?原来,他有一个亲戚,是保定阜平一个村的驻村工作组成员,为改变贫困村而工作。亲戚每次回来都讲那个村的事儿,那里的空巢老人,那里的留守儿童,那里的“朝九晚五”。
刘笑宁打小就喜欢参与社会实践,但还没去过较偏远的山区。于是,刘笑宁在父母的支持下,和亲戚来到了这个山村。起初,他只是想走一走、看一看,没想到,深入山村后他感触颇深,眨眼间半个月就过去了。
而这15天对他意义非凡,收获了许多感动和感悟,或许这将是他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一段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的经历
7月7日,刘笑宁跟随亲戚的下乡工作组来到了阜平县的某个小村落,小村落总共有100多户人家,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用刘笑宁的话来说,去一趟乡里在路上的时间就是2天。医疗落后,师资缺乏,消费单一,是这个村落的最好写照。
15天的时间,他走访了36户农家,和这些村民生活在一起,感受他们的生活,和他们成为朋友。刘笑宁告诉记者,迫于生计,多数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这个村落四分之三的家庭是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组成。
这些老人和孩子生活十分清苦,但老人们依然每天下地干活;孩子们没有父母陪伴,但依然快乐开心……与城市里的人相比,这里太苦了,但他们生活乐观,“细想想就揪心!”
在山村笑宁遇到一个好朋友,是一个8岁男孩。男孩的父母在外打工,已经3年没有回过家,他和爷爷独自生活。初遇男孩,男孩扛着锄头和爷爷从地里劳作回来。谈到这个男孩的时候刘笑宁的眼睛湿润了,“他还那么小,本应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本应是上学的年龄,但是他却扛起了锄头,为爷爷分担家庭重担。”刘笑宁的心被狠狠地抽了一下,“以前在电视里也见过类似的场景,但是这么真实的场面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出大山,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了。”说到这儿,刘笑宁显得异常激动,泪水又出现在眼眶内,“他见到我的智能手机好奇,看到我的笔记本电脑好奇,可想而知他们是多么渴望走出大山啊!”
更令人难受的是,临走前刘笑宁对男孩说,他想要什么,下次再来给他带。男孩低下头思考,刘笑宁心想肯定是巧克力等,没想到男孩流着泪说:“我只想见到爸爸妈妈!”而今,刘笑宁已对这个男孩割舍不下,“我一定会去看他的!”
深山归来后他变得像一个大人
从山村回来后的刘笑宁给父母、同学讲述住在大山里的事情,“我自己有机会到山里体验生活,亲眼看到了只有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情景,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告诉更多的朋友,去感染他们,希望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希望他们有机会到山里去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那4个小时车程之外,有着不同的人生写照,让人唏嘘不已。”
刘笑宁的母亲胡女士说,她感觉儿子回来像变了一个人,以前总爱剩饭菜的他如今成为珍惜粮食的“小节约家”,碗里总是干干净净的。胡女士的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下班后的胡女士第一时间就是要照顾母亲,忙不过来的时候会喊刘笑宁帮忙。自从刘笑宁从山里回来后,常主动帮助妈妈照顾姥姥,给姥姥翻身,替姥姥擦洗,干得有模有样。胡女士感到很欣慰,“孩子确实成熟了不少,看问题的角度也有所改变,更加懂得感恩了。”
刘笑宁说,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这样层次会更高一点,以后会有更大的力量去帮助这些贫困的人。
对于刘笑宁去作调查的事,他的班主任梁凯认为自己的学生为他上了一课。梁老师说,笑宁平时就是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孩子,在班里经常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帮助同学,是个人缘不错的小伙子。
“这次从山里回来,他变得更成熟了,主动请求开个班会,讲一讲山里的故事!”梁凯说,笑宁的故事感动了班里所有的学生,更感动了他。刘笑宁“弃”备考去深山作调查,您如何看?梁凯表示,第一课堂学技能是小道,第二课堂培养家国情怀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