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环境打好蓝绿交织底色——雄安新区建设新进展见闻

15.10.2018  01:12

  1月至7月,雄安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8.23%,PM2.5浓度同比下降4.65%;新区及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初显,迁徙到白洋淀栖息、繁衍的野生鸟类数量和种类均显著增加。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把环境保护上升到新区规划建设重要的高度,上下同心凝聚起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打好底色。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探索长治之路

  9月5日,雄安新区召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家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与新区相关部门人员,就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建立、施工扬尘管理、清洁能源推进等问题深入讨论,为全面改善新区大气环境出谋划策。

  “新区善于汇各方之力、聚全球之智,创新生态环境管理,不断加强规划设计,科学制定完善治理方案,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省环保厅监察专员、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曹海波表示,像这样的“借智借力”案例,几乎每天都在新区上演。

  近日,记者来到唐河污水库北库北堤,仿佛置身于绿的世界、花的海洋。曾经遍地垃圾、污水横流的景象,已被连片树林、花海美景所取代。

  去年,雄安新区和省环保厅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入调研污水库环境现状,编制综合治理方案。今年5月,新区采用“投资人+施工总承包”联合体模式,引入资金实力强、技术先进、管理优秀的企业联合体,对污水库进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随着唐河污水库一期污染治理主体工程完工,近40年污染欠账,40天治理初见成效,昔日的污水沟变身生态廊道。

  今年以来,按照科学治污原则,新区全面排查整治辖区纳污坑塘和黑臭水体,一坑一策进行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目前,三县排查的810个纳污坑塘已有383个完成治理,6条黑臭水体已有3条完成治理,剩余纳污坑塘和黑臭水体10月底前全部完成治理。

  “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积极探索适合新区的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模式。”曹海波说,为破解治理资金筹措、技术瓶颈等难题,新区设立100亿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专项基金,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企业干。

  推动区域流域协同治理,加快恢复“华北之肾”功能

  未来,要建设一座绿色生态宜居新城,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至关重要。

  “新区设立后,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白洋淀的水越来越好了,原来不常见的鱼,大鸨、丹顶鹤、天鹅等又能看到了。”9月7日,安新县王家寨村村民王磊高兴地说。

  新区把2018年作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年,启动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行动,高标准、严要求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恢复“华北之肾”功能。

  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和保护任务繁重、难度很大,既要有明确的长远目标,又要从现实出发,坚持先易后难、精准发力,有重点分步推进。

  新区设立以来,通过强化水质改善、生态补水、提高生物多样性、消除污染源等举措,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紧锣密鼓地推进。

  生态补水为白洋淀“解渴”。今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向受水区实施生态补水,白洋淀及其上游河道可获生态补水1亿立方米。此前,位于保定市境内的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已多次联合为白洋淀补水。

  “污染治理守护一淀清水。”在安新县环保局副局长杨振锋看来,白洋淀最大的污染源来自岸上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垃圾。为此,实施控源、截污措施并彻底消除污染源,是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

  目前,新区正积极推进白洋淀区域农村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按照“第三方运营、第三方监管、政府考核付费”方式,为新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系统治理提供经验和样本。

  按照铁腕治污原则,新区集中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去年,三县排查“散乱污”企业12098家,取缔关停9853家,其余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今年,新排查“散乱污”企业514家,已全部停产整治。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公布后,我省精准把握“雄安质量”生态环境内涵,进一步推动区域流域协同治理,优化白洋淀及上游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扎实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记者原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