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是怎么养成的
“熊孩子”的话题是写给现在年轻的父母看的。
如今,“熊孩子”的段子漫天飞。有些孩子疏于管教,源于父母在现实生活层面的缺席,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总是不能在家;还有一些孩子的无人管教,则是他们的父母总是几乎像神一样无所不能,无微不至地满足孩子的大小愿望,竭尽全力地把“家”的边界无限延伸。不少父母自以为是地,把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理解为对其各种行为的放任和庇护。孩子根本感受不到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外部世界所必须遵从的那些规则。
而实际上,为人父母者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应该做的是,勇敢承担起“规则制定者”、“规劝者”,甚至“惩罚者”的权威角色。这样,才可以保证有朝一日,当孩子走上社会,不会被各种现实的规则碰得头破血流。
不久前,杭州有一对挺文艺的父母,因为担心自家18个月大的宝贝,可能会在去伦敦的长途飞机上哭闹,提前准备了一张手绘的四格漫画(内容就是请大家多多原谅)。复印了多份之后,连同表达歉意的巧克力一起,送给了机上同行的乘客。
第二天,我也正好带着9岁的女儿直飞巴黎。就在我们座位的前一排,以及再往前一排,都是母亲带着一个一两岁的小童。接下来,这一路上的11个小时,机舱里的哭闹声此起彼伏,女儿十分无奈地趴在我耳边小声地抱怨:“妈妈,他们好吵啊!”
是的,作为一个同样经历过这种混乱的母亲,对于这种不会说话的小童的哭闹,我的基本态度就是不以为意。至多在看书时被哭声吵到,抬头看上一眼,了解是什么情况,重新把头低下去,尽量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书本中去。不然呢?难不成,我还顶着这一把年纪,冲着人家一个吃奶的娃娃骂回去?
一般情况下,在公共场合遇上这种一两岁小娃娃的哭闹,我都能对一旁焦躁的父母表示理解,反正换成是我,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但是让我受不了的,更多还是那些已经到了三四岁,五六岁,甚至都上了小学却依然心智未开的大孩子们。
上次阑尾炎住院的时候,我就在病房遇上了一个。那是一个长相挺可爱的小姑娘,扎着一脑袋的小辫子,四岁多一点,每天下午过来看望她同样刚做过阑尾手术的妈妈。但是,除了看妈妈以外呢,她还很喜欢在整间病房里闲逛,把同一屋子三个病人(包括我)的床边柜翻个底朝天。看见好玩的,就拿起来玩一玩;看见好吃的,就直接放到自己的小嘴巴里。
说实话,住院病人的临时柜子,里面也没什么重要的东西,但我还是不喜欢它被陌生人随随便便打开。于是第二次的时候,我伸手轻轻地按住了柜门,柔声对她讲:“小妹妹,这是阿姨的抽屉,你想要什么,可以先问一问阿姨,然后阿姨再拿给你。”可惜这小姑娘好像听不懂我的话,只是用一双大眼睛直直地瞪着我,握着柜子把手的那只小手,还是坚持着不肯放开。
“过来过来,奶奶这柜子里有酸奶。”我旁边的一位病友,年龄比我们大了不少,可能更加喜欢当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就直接打开自己的柜门,招呼小姑娘到她那边去。
刚才一直没出声的孩子妈妈,看着坐在别人床上大口大口吃酸奶的小姑娘,不好意思地对着我们愤愤地说:“哎呀,这孩子,全都被她爸爸惯坏了!一点规矩都不懂,我说什么都不听!”
好吧,全是被她爸爸惯坏的。
至今回想起来,我还是可以感受到,那个母亲在当时那一丝薄如春雾般的尴尬,以及,她对自己的宝贝女儿,那种有些神志不清的疼爱和宠溺。以至于,她都为此有些看不清现实、分不清人我之间的正常边界了。
为人父母者都是有些疯狂的,我是说心理健康的、正常的、符合大自然规律的父母,我们无法计较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所有的辛勤付出是否符合经济学上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我们常常会在看着孩子大口吞咽的同时,感受到比自己吃到还要强烈的快乐,也常常会在小东西甜甜睡去的那一刻,完全忘掉之前哄他入睡的满身疲惫。
同时,为人父母者,也要保持一些最基本的理智与清醒。比如说,应该知道,并不是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愿意(或者说有责任)像我们一样争先恐后地要给这个孩子当爹妈——若果真如此,那才是真的可怕。
你想啊,如果这天下的人们,都乐于像父母一般对待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这个孩子他完全没有机会,接触到除了父母之外的其他常人;整个世界都好像是他自己的那个小家,他就自然可以永远都活得像个长不大的小屁孩。
其实“家”这个概念,从心理意义上讲,就是我们每个人在“母亲的怀抱”和外边的社会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在家里,在慈爱父母的陪伴之下,我们一点一点学会去遵守,那些长大以后必须要遵守的各种社会规则。很小很小的小朋友,从妈妈的钱包里偷偷拿了硬币去买糖,妈妈发现了,就要及时明确地告诉他“这样不对”,这样,等到孩子长大了,她也就不必担心孩子会偷偷拿走邻居家门口的牛奶,也更加不会担心哪天这孩子会因为在外当小偷被警察带走。
所以说,除去那些温情脉脉的养育和照顾,我们这些做父母的,的确需要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勇敢地在他们身边承担起“规则制定者”、“规劝者”,甚至“惩罚者”的权威角色。我们需要在各种外界惩罚还没有最终降临到孩子身上之前,帮助他们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是不应该、不合适、不允许的。这样,才可以保证有朝一日,当他们挥动小翅膀飞出家门,才不会被各种现实的规则碰得头破血流。
此时我也知道,如今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关注孩子教育、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那一部分家长,很容易只是单方面地看重那些强调对孩子付出关爱的文章,自以为是地,把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理解为对其各种行为的放任和庇护。他们甚至很习惯地去做那种“让孩子随意冒犯,让父母认真道歉”的事情,恨不得自家孩子从一出生开始,这一辈子就遇不到一丁点儿的委屈,听不见一句“这个不行”。
有些孩子的疏于管教,源于父母在现实生活层面的缺席,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总是不能在家;还有一些孩子的无人管教,则是他们的父母总是几乎像神一样无所不能,无微不至地满足孩子的大小愿望,竭尽全力地把“家”的边界无限延伸,还以为天下人都跟自己一样不长脑子。结果,就是让这个孩子,根本感受不到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外部世界所必须遵从的那些规则。
前些日子看到有一则新闻说,有一个母亲带儿子在饭店吃饭,席间小男孩到处乱蹿,还跑到别人的桌子上拿螃蟹玩。后来被螃蟹的主人制止以后大哭起来,惹得她的母亲十分不满,立刻掏出手机发微博:“现在的男人怎么这么小气呀?不就是孩子拿了你的一个螃蟹玩玩吗?”
唉,应该怎么说呢?人家又不是你这孩子他爹!身边有一个万能的父母,也就约等于,缺少一个作为人存在的真实父母吧。
有时候,我也会想:眼下这么多有关“熊孩子”的段子漫天飞,是否因为我们这一代,长大成人的过程太不容易,所接受的家庭教育都太过痛苦,太过不堪吗?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父母,如此憎恶和抗拒承担起家长的权威一职?还是,仅仅因为现在的孩子太少了,而我们体内那个“想要抱着一个婴儿”的基因作用太强大,所以才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将自家孩子养成了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婴儿?
谁知道啊?
(题图与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