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磅礴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总书记对燕赵大地充满深情,他尤其牵挂着河北的贫困群众。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到阜平县看望贫困群众时,这样对当地的干部群众说。总书记将要离开阜平时,拉着老乡的手,充满深情地说:“希望早日听到你们脱贫致富的好消息!”
总书记的亲切话语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燕赵大地,也温暖着河北贫困群众的心田。“黄土正在变成黄金”,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传说,而是正发生在河北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我省干部群众携手向贫困宣战,以“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全省2014年建档立卡识别贫困人口499万,2014年脱贫人口104.8万,2015年脱贫人口106.6万,2016年脱贫人口104.2万,2016年底贫困人口为183.4万。全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5274元,提高到2016年的8805元。
立足自身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致富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省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能不能交上一份优异的扶贫“答卷”,让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没有产业的支撑,扶贫工作就不可持续,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中,扎实推进。全省实施了特色农业、光伏、旅游、电商、家庭手工业、就业创业等六大工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优质林果、中药材和畜牧养殖等产业;在涞源、涞水、平山等县旅游区,实施“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扶贫,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落实光伏扶贫政策,注重发挥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组织等新兴经营主体作用,让贫困群众在发展扶贫产业中增收受益,新型经营主体对贫困群众带动率达50%。
阜平县骆驼湾村的翟艳玲是2008年嫁到这里的,她和爱人在北京打工时相识。她回忆说:“第一次来的时候,走路都硌得脚疼,当时心里就想,努力攒钱在外面买房子,将来可不能在村里住。现在建设美丽乡村,漂亮极了,我家开了农家乐,收入比打工强多了,再也不想出去了。”
和翟艳玲一样,脸上挂满笑容的,还有阜平县南栗元铺村村民孙海军,他在天生桥镇现代食用菌产业核心园区承包了3个蘑菇大棚,每个棚每年能赚3万元左右,比他过去当泥瓦工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目前,阜平已流转土地1.2万亩,建设食用菌棚室4000余栋,建成百亩以上园区54个,覆盖到11个乡镇68个行政村,带动农户6260户,其中贫困户2810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扶贫工作越往后,难度越大,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对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区,我省实施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易地搬迁项目。全省计划用5年时间,对42万农村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扶贫。
搬出来的人怎么办?如何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涞源县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涞源是我省深度贫困县之一,土地贫瘠,自然灾害多,抗风险能力弱,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全县需要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454人、同步搬迁16081人,总计43535人。目前,涞源正在全力推进47个安置片区、43535人的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搬迁的同时,涞源通过安置片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同建”,保证搬迁农民搬得出、能致富。他们在县城和白石山片区周边,分别建设180亩和150亩的扶贫园区,引进了高碑店豆豆集团、北京德青源公司、天津宝迪集团等企业,为搬迁农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在产业扶贫实践中,我省把股份合作制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股份合作扶贫机制,实现了产业扶贫主体的多元化、扶贫资金的资本化、扶贫对象的组织化、扶贫路径的精准化和产业的集聚化。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发展扶贫股份合作组织8164个,覆盖贫困人口113.03万人。
统筹推进城乡发展,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省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大力开展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以及教育医疗保障工作。
现在的阜平县,处处在造地,处处在修路,处处在建设美丽乡村……全县投资17.19亿元,完成了533.3公里通村公路、15条138公里县乡公路建设。2016年又启动了总投资23.5亿元的34个、331.8公里的三级以上公路项目。与此同时,2016年,阜平启动53个美丽乡村居民点建设,涉及101个行政村598个自然村,2.8万户,8.7万人。
“阜平之所以穷,就是因为被大山封锁。如果没有路,这里就是被遗忘的角落,如果把路修通了,这里两省四市九县交汇,就会八面来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阜平县委书记郝国赤说。
“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书记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教育问题十分关心。我省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把医疗扶贫作为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的关键之举,把社保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兜底的有效防线。
在距离阜平县骆驼湾两公里的龙泉关镇,去年10月刚刚落成的保定师范附属学校龙泉关分校引人注目。这里不仅教学环境一流,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们不仅可以享受国家免学费、免课本费、免住宿费的“三免”政策,每人还可享受到一顿价值4元的免费午餐。对孤儿、单亲家庭和重大疾病家庭子女,阜平县还建立了救助库,由县财政出钱,救助标准为中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小学生1500元。县财政每年编列1300万元,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覆盖的救助体系,累计对6186人次贫困学生进行了救助。全县投入2.6亿元,建设了13所农村寄宿学校,彻底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平山县岗南镇李家庄村是岗南水库移民村,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自然环境优美,红色历史悠久。今天的李家庄,再也不是昔日那个太行深处默默无闻的贫困山村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李家庄这个只有81户人家的小山村,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把山水乡愁打造成了独具魅力的旅游精品,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山银山。村里建设的采摘观光园投资2800多万元,占地550亩,重点发展樱桃、红树莓、金银花,兼种植中药材。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和在园区内打工获得收益,村集体将园区内集体土地作为股份,每年获得20%的收益分成,保底收入约6万元。目前,采摘园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村里又一道风景。2016年李家庄村民人均收入实现11000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
我省整合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行业资源,加强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省将1000个贫困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打造;同时提高农村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动态管理,全省低保标准达到2900元/年以上,最低补差标准提高到150元/月;提升医疗保障救助水平,实现基本医保待遇水平、大病保险报销水平、医疗救助水平“三个显著提高”;把“三免一补”资助范围扩大到省内公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河北贫困地区还比较多,不少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致富任务艰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突出强调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2017年1月24日,总书记到张北县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再度强调,要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荒山升起“金太阳”, 在曲阳,光伏发电项目并不仅仅是阳光下的风景,它更是让数万贫困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太阳”。曲阳县通过发展光伏产业,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实践,可以说是用“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典范。
曲阳是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县面积的60%是浅山丘陵,山上覆土少,不适宜林木生长。过去,这些都被视为曲阳发展劣势。但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劣势变成了优势。光照充足,临近华北用电负荷中心,高压电网密布,输电成本低,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光伏发电成为曲阳重要的扶贫产业。目前已有三峡新能源公司、国电投、大唐、华能、英利等13家知名企业来曲阳“抢占”荒山“种”太阳。全县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70万兆瓦,并全部并网,年发电量4.44亿度;开发利用荒山2万多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山地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其中,荒山和垦荒地租赁费用总计8250万元,7700余户、2.7万贫困人口直接从中获益。到“十三五”末,全县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50兆瓦,总投资65亿元,开发利用荒山4万亩,惠及贫困人口5万多人。
要实现精准扶贫,就要解决好精准识别。我省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建立起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为脱贫攻坚动态管理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到2015年底,全省共核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0万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能够通过产业就业扶持脱贫的199万人,占64.2%;没有劳动能力、需要政策兜底的111万人,占35.8%。到去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83.4万人。我省出台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省委、省政府先后2次召开贫困退出工作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调度,目前全省2016年度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已结束。
探索扶贫脱贫“新机制”。建立金融扶贫机制,出台《“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实施意见》,大力推广以政府增信为依托、以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为核心、以多方联动为基础的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探索股份合作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市场主体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使贫困群众成为得租金、挣薪金、持股金的“三金”农民。制定《建立农村股份合作制资金风险防控机制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农村股份合作资金风险防控机制。建立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出台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在全省62个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出台《贫困地区水电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广威县等地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将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形成的资产以股权形式量化给贫困户,分享资产收益。完善土地扶贫机制,制定了支持贫困县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政策措施,补充耕地指标和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在省域范围有偿转让。探索党建扶贫机制,推广承德“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做法,形成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三在产业链”等党建扶贫新模式。
目前,我省探索了四大精准扶贫模式。以涞水县为代表的“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以隆化县为代表的“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以威县为代表的财政扶贫资金入股龙头企业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以衡水市为代表的利用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在全国推广。
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省扶贫工作将强化减贫目标导向,按照“六个精准”要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效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扶贫产业,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坚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年内7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力争15个贫困县摘帽出列。
撸起袖子加油干,敢教日月换新天。全省人民把脱贫攻坚的“答卷”书写在燕赵大地上,正向着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砥砺奋进。(商棠 姜薇 刘延丽 胥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