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满族习俗满族史 塞外山村绿色浓

01.07.2015  12:02

满眼青山绿水,民居错落有致,雅致华丽的满族旗服饰,索伦杆、红照壁等满清建筑,浓郁的满族风情扑面而来,这就是我国首批满族风情特色村——宽城县西岔沟村。

西岔沟村村口, 喜迎八方来客的八根朱红盘龙柱。(张娜摄)

刚到西岔沟村村口,就听到欢快的鼓乐声,记者快步进村,在一个有着满族图腾的广场上,身着统一舞衣的中年妇女们正在欢乐地扭着秧歌。

广场上扭秧歌的中年妇女(付建岭摄)

着旗装的姑娘:“来来,齐着点,来,行礼!

在秧歌队伍前,几位年轻的姑娘穿着格格服站在路旁排成一排,见有客人前来便行礼请安。她们先是左脚退后呈半蹲姿势,左手在胸前,右手挥绢向后,姿态端庄优美,笑容可掬,顿时让人有穿越清朝之感。村民迟福田走到记者跟前,介绍起村里的秧歌来。

迟福田:“这就是满族的地秧歌。

记者:“现在好像都叫东北大秧歌了。

迟福田:“现在跳这秧歌统称为东北大秧歌,其实东北大秧歌就是在满族秧歌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河北电台记者张娜采访着格格服的满族姑娘李艳杰,一番羡慕下,记者也换上了格格服。(付建岭摄)

相比造型百变的满族地秧歌,穿在姑娘们身上的格格装更让记者目不转睛。此前,长及脚面的衣袍,各种色彩和图案的刺绣坎肩,高底绣花鞋,贴着大花的翅膀样旗髻,只有在清宫剧里才能见到。而在这里,却能轻易一见。更让游人惊讶的是,这些服饰不光明星在影视剧里穿着好看,就连村子里朴实无华的姑娘们一穿上,也立马变得端庄高雅了起来。西岔沟村满族姑娘李艳杰、刘素明说,满族服饰不仅华丽美观,也非常实用。

李艳杰:“你看我们的领子,比较高,就是因为我们北方比较冷,然后看我们的围巾,围上点暖和,省着露脖子。

记者:“服装是两件,里面有个袍子,外面是个坎肩。

刘素明:“对对,这主要就是为了防冷的。

满族服饰中,最有特点的莫过于旗鞋——“花盆底鞋”了。据村民介绍,她们的女鞋之所以设计的这么高,是因为满族妇女喜欢穿长袍,行走不便,因此便在鞋底上加上高底。这样,女子走路双手臂前后摆动幅度较大,走起路来身材更加婀娜多姿,轻盈娴雅。

村口处的红照壁(张娜摄)

除了满族秧歌、满族服饰这些元素,西岔沟村里的满式建筑也俯拾皆是,内涵颇丰。在村子正门的马路对面,有一个宽阔的红色影壁,由9大块相连而成,中间是一个类似满族文字的彩色图案。村书记陈玉富说,这是满族特有的影壁墙。

陈玉富:“这个叫红照壁,其中有满族八旗。加上中间的那个代表着就是影壁墙上的一个福字。像这种建筑,八旗都有。就跟咱们大门口对面瞅着景色不太好,所以说垒个影壁,预示着全村通过影壁照射,日子越来越好。

满族文化广场上的索伦杆(张娜摄)

在村里的民族文化广场,您还能看到一根高高矗立的木杆,杆子上挂满了彩旗,这又是满族的什么特殊标志呢? 

陈玉富:“这个叫索伦杆,过去呀努尔哈赤当时追兵已经追到他无路可逃了,最后乌鸦赶到,落在他身上一片,追兵一看这是一片乌鸦找不着他了,乌鸦等于是救他一命。所以为了感恩乌鸦的救命之恩,努尔哈赤修这么一个索伦杆,上边是个粮斗,平时放上粮食,乌鸦可以上斗里吃粮食去。

村里文化墙上标注的满族特色小吃(张娜摄)

特色小吃也是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名牌食品萨其马就是满族人发明的食物。

村民:“这萨琪玛就是过去我们满族啊,马背上的生活,经常出去打猎,道路太远不可能一天就回来。就是把一些黏米啊、豆类啊还有一些东西把它加在一起,所谓准备的干粮,就是呢还把它风干了,但是还不能坏。干粮那些东西,他有时候吃不完,久而久之跟酿酒似的最后粘到一块了以后,形成萨其马这种东西,吃着还挺好吃。

河北电台记者张娜在福禄台上采访村民王保荣。(李秋实摄)

在西岔沟村东南的制高点有个“福禄台”,这是一处观景平台,站上面,全村景色尽收眼底,栗树、苹果树郁郁葱葱,四周苍翠群山,花果飘香,让人有置身仙境之感。

记者:“哇,太美了这,四周都是山,还白云蓝天。

村民:“对对,中央民族学院的庞院长来了就说,西岔沟这个地方山清水秀,空气太新鲜了太好了。到你们这来就当是洗肺来了。

平台外围及下游道路两侧排列着的满族图腾柱。(付建岭摄)

平台外围及下游道路两侧排列着19根代表太阳神、雨神等满族图腾柱,上面雕刻着动物或半人半兽形象,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些满族元素与村里美丽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如此特色鲜明的好去处,引得外地游客纷至沓来。

游客:“我是从北京来的,这不是满族特色村么,就是来看看。觉得满族乡土气息、满族风情比较浓,这些满族建筑、图腾啊什么的,满族的文化,吃穿住行啊它都有,还有这满山的花果,我觉得挺好的。

(河北电台记者孙伟、张娜、付建岭,承德电台记者李秋实,宽城台记者刘遥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