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媒:日本推行三年产假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新网3月20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0日刊文称,2013年4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表现重视女性的姿态,要求企业将现行法律规定的最长1年零6个月产假延长至3年。可这项政策自推出以来就饱受诟病。虽然安倍政府摆出保障女性孕产权利、支援她们产后重返工作岗位的架势,但有过怀孕经验或正在怀孕的日本女员工纷纷表示,产假延长至3年不仅没有让她们更轻松,反而让处境更严酷。
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劳动组合总联合会2014年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产假超过1年半的职业女性中,一半以上受到严重排挤,在职场接近无法生存。遭排挤的原因中,首位是“男职员对女职员孕产包容不够”,占51.3%。可实际上,身为同性的女职员,“包容不够”的也高达22%。
一名日本IT企业的主管说:“虽然政府新规定育儿休假为3年,但谁敢休这么长假。以前,即使法律规定产假为1年半,女员工产后最多半年左右就赶快回公司上班。即使回来也非常尴尬,因为公司要正常运转,不可能空缺岗位这么久等她们回来,必须再安排人。休完产假的女员工回来后,公司又不可能将顶替的人赶走。这样就会出现了一个岗位两个人的情况,彼此间的明争暗斗可想而知。
公司花费了更多成本不说,工作效率还因此下降。而且,因为要照看幼小的孩子,她们往往一到下班时间就回家。公司其他人天天加班加点,却看到她们与自己拿一样的薪水,无法容忍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对于这些休产假的女员工,我们也非常难办。”
日本学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有些长期休产假的女性既想顾及工作又想顾及家庭,有的还想升职。可是,还有很多职场女性不生孩子一直工作下去。对于一般女性来说,既想成为贤妻良母又想成为职场精英,是不太可能的事。
政府不考虑实际情况,要求企业将产假延长至3年,还要保留其职位,是把事业型女性与家庭型女性放在同一标准,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不仅男同事会不满,没有生育的女性也会觉得不公平,欺压与排挤长期休产假的女性也就在所难免。”
实际上,从职场规律来说,即使再有能力的人才,如果在家休了3年,基本很难继续原来的工作。企业如果仅仅为达到政府要求不能做相应调整,无论对本人,还是对企业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这才是很多日本企业的实际感受。
再从休产假的女员工角度看,3年产假也只是画饼充饥。事实上,一部分日本企业在安倍政府推出相关政策前,就开始实施3年产假制度。比如高岛屋、资生堂、旭化成等等。这些公司的现实都表明,“妈妈”们似乎不需要3年产假。
既然企业肯给假,又能保留原职位,为什么日本的这些新妈妈们都不肯休满3年呢?总结起来,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二是影响工作前途。
日本相关法律规定,妈妈产假期间,直到孩子年满1岁都可以领取“育儿休假补贴”。如果孩子满1岁后没能进托儿所,最多还可以领取半年。也就是说,如果妈妈要休满三年产假,那剩下的一年半可就完全得坐吃山空。
株式会社KAMITA在10多年前就实施了3年产假制度,但到目前到没有一名女员工修满3年。该会社人事部负责人透露,“因为大家都担心收入问题,所以在产休1年左右就复职了。”
一名正在休产假的31岁神奈川县小学女教师说,“我是不会休三年产假的。首先是经济条件不允许,有了孩子花销更大。再说只是在家照顾孩子也很容易被社会孤立,这不适合现代女性。”
女性的生育期一般是在20岁到39岁期间,而对于职场女性来说,这也是积累经验和实力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家带3年孩子,很可能会与职业及社会脱节。资生堂公司顾问岩田喜美枝指出,“20多岁到30多岁的时候要离开岗位3年,这是非常不利的,将为职业前途蒙上不可修复的阴影。”
日本社会甚至有舆论认为,给职业女性3年产假,还会大大增加男性的压力。虽说日本男性也可以申请产假,但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申请产假的日本男性仅占总体的2.63%。资生堂公司最近3年里,共有313名男性职员晋升“新爸爸”,但申请产假的仅有34人,而且平均每人只休假13天就又回归职场。
试想,如果新妈妈们牺牲前途休三年产假,无法支撑家庭收入的情况下,新爸爸们又怎敢申请产假,还不得卖命挣“奶粉钱”。
对此,Toray经营研究所的渥美由喜说,“谁都连休3年的话,对于企业、家庭、个人来说都是很大的负担。日本目前需要做的是创造有利于新妈妈的工作环境及方式、建设更多托儿所、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
应该说,三年产假出于关心女性的角度,是件好事。但这三年产假却不是出台个规定、放放假那么简单,后面需要强大的社会组织和保障体系来予以支撑。在基础没有打牢的情况下草率推出三年产假制度,将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或许会好心办坏事。(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