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12.06.2014  11:08

  时 间: 2014年6月11日

   地 点: 卫生计生委西直门办公区2号楼1层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 宋树立 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 苏 志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司长

      王竹天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主任助理研究员

   宋树立:

  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参加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食品安全工作的相关进展和下一步的打算。我们今天请来了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司长苏志,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主任助理研究员王竹天,向大家首先通报有关的情况,之后回答大家相关的问题。

   苏志: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先由我给大家通报一下相关的情况。很高兴,现在正在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在此期间,国家卫生计生委安排了专题例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食品安全。首先,代表食品司感谢各位媒体和记者朋友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按照职能分工,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第一,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这也是社会最关注的一个方面工作。一是重点做好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工作。2013年,重点开展了对近5000项食品相关标准的清理工作,2014年又全面启动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整合工作,重点解决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存在的交叉、重复和矛盾的问题。为做好标准整合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高度重视,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李斌主任为组长的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部门协调会商,解决标准整合中的重大政策性问题;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明确了标准整合的原则、方法、具体安排,落实标准整合各项工作任务;成立了37名相关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技术组,做好标准整合工作的技术把关,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担标准整合的日常技术性工作。

  二是加强重点和缺失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大家可能会发现,标准整合方案后面有一张图,这张图就是未来中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其中有一部分标准还有缺失,所以要加快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29项。标准的目录也已公布,覆盖了数千项食品安全相关指标。

  三是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管理和企业标准备案管理,组织编写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程序手册,拓宽公众参与和标准征求意见渠道、方式,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组织管理,做好审评委员会的换届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跟踪评价。标准生命在于执行,很多问题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标准执行的问题,所以我们高度重视标准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价,组织编写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规范,以及相应的技术指南,加强对标准跟踪评价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推进标准贯彻实施。

  第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工作。着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开展食品安全优先评估、应急评估、食物消费量调查、打牢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基础,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支持。已经完成30多项优先评估和应急评估的项目,2013年以来相继在部分省启动了居民的食物消费量调查工作,系统研究中国人膳食暴露和消费结构,这是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和风险评估工作的一项基础性数据收集。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几十年来,我们国家膳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各种有害因素或者污染物的暴露情况、暴露图谱也会有很大变化。所以,要制定食品中污染物或者有害因素的限量,一定要了解膳食结构变化的情况。

  另外,及时修订、完善了新食品原料等食品审查制度,加强源头把关,印发了《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安全性审查程序;制定食品安全相关产品评审专家的管理办法,加强专家库及专家管理。2013年共审查通过了新食品原料18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3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8种,完成了食品包装材料的清理工作,公布了第三批258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名单。

  第三,关于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工作。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国家风险监测计划,在2142个县区设置了食品污染物的监测点,2013年共监测42万件食品样品,涵盖了307项监测指标,获得的监测数据493万个。监测结果表明,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形势总体稳定,并且不断向好。其中,乳制品、面粉等食品中真菌毒素、微生物等污染物情况趋于好转,兽药滥用以及非法添加的情况有所遏制。同时,监测发现因环境污染,生产环节控制不严以及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或禁用物质的情况还存在,这些构成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治,在全国设置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1600余家。全年共接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1001起,救治患病人数14413人。监测显示,化学性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有下降趋势,致病性微生物仍然是主要病因,宾馆饭店、食堂等集体供餐场所是主要暴发场所。此外,误食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中毒是主要致死原因。

  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强化能力建设。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分中心建设,在全国32个省级疾控中心加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省级)中心”牌子,作为国家风险监测的省级核心技术机构,同时确定6家有条件的机构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启动地市级疾控机构风险监测设备配置项目,改善监测条件,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不断提升监测水平和能力。

  以上通报的是到目前为止的工作进展情况,最后简要通报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国务院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食品安全标准方面。一是落实食品安全标准整合方案,通过2014-2015两年的努力,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主要食品安全指标设置和控制要求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适应中国膳食结构和食品产业国情。二是制定公布新的食用植物油、蜂蜜、粮食、包装饮用水、调味品等一批重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一步满足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和产业发展需要。三是开展对《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重点标准的跟踪评价,掌握标准执行情况,分析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收集监管部门、行业、消费者等各方意见和建议,为标准修订提供依据。四是改进标准宣贯和服务工作。近期正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宣传和实施工作的通知》,共同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宣传教育,推动标准贯彻实施。同时,为方便各方查询和使用标准,开发了食品添加剂标准查询软件,将于近期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我委网站开通启用。

  第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面。一是强化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配套工作规范。二是夯实评估科学基础,有计划推进食物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毒理学计划工作,加强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和评估方法学研究。三是加强能力建设,继续细化年度风险评估计划的同时,着手制定我国2016-2020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规划。逐步建立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龙头,部门、相关科研院所和地方具备能力的技术机构为支撑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四是强化风险交流和科普性宣传,发挥风险评估结论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中的引导作用。

  第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一是组织实施年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全面监测。二是完善风险监测工作机制。修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强化监测结果统一汇总分析,加强部门会商,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三是制定《食源性疾病管理办法》,完善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网络,及时通报重大食源性疾病信息,配合监管部门加强食源性疾病的源头控制。

  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社会共治作用,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谢谢大家!

   宋树立:

  谢谢苏司长的介绍,下面我们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请大家举手示意,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

   法制晚报记者:

  刚才苏司长讲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问题,这个监测大家很关心,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食品监测,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在法律的定位、具体的工作作用,以及刚才提到的食品添加剂在网站上可以查,是不是一查,就会出来一堆资料,大家看不懂,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

   苏志:

  谢谢你的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风险监测是《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一项新的制度,以前《食品卫生法》中没有风险监测这个概念。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都是新的理念,也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科学监管水平的重要支撑。但是风险监测又跟监管部门的监督抽检不一样,监督抽检是直接产生法律后果,对象是具体的产品、具体的企业,根据标准对它进行评价,如果不符合标准或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要产生法律后果,要对产品或者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但是监测是一个什么性质呢?法律规定,监测主要是为政府科学决策、科学监管,更重要的是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收集数据。所以,我们的风险监测包括污染物、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等方面全面的收集,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风险监测范围可能比一般政府执法抽检的范围大。监督抽检一般按标准进行,有了标准按照标准进行监管。但是风险监测视野更广,有很多监测指标虽然没有标准规定,但为了制定标准的需要,要进行监测安排。这样发现了隐患是不是要采取行动?采取行动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完善标准,一个方面采取执法措施。监测是一个前哨,如果需要制定标准,就要提出做风险评估,对危害进行分析,有没有健康影响,纳入标准的程序。如果评估发现有隐患、有健康风险,我们就要请相关部门、监管部门立即采取行动。例如,我们曾发现婴幼儿配方粉中汞异常的问题。国际上婴幼儿配方粉都没有汞这项指标,因为一般不会通过生产环节带入汞。一个方面我们追溯原因,一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所以监管部门责成企业马上召回产品。如果发现有健康隐患,不管有没有标准,我们都要请相关部门共同研究,采取控制措施。

  但是,风险监测是在科学技术层面上为整个工作提供支撑,为标准制定提供支撑,收集数据等。所以我们刚才给大家通报的是经过研判,相关部门会商以后,2014年风险监测的一个总体的趋势的情况。另外,在昨天食品安全宣传周的分论坛上,食药总局的相关领导也谈到了监测的问题,食药部门参与我们总的监测计划的实施,他们也提到要对监管的食品进行分类,高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然后制定监管的一些策略和措施。关于查询的问题,我们也是在探索的做这项工作,主要是我们评估中心做的工作,一会儿请竹天说一下。

   王竹天:

  说到食品添加剂标准查询工作,在现行的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是整个标准中最大的一个,大家可以看到GB2760是一本书,里面有2000多项食品添加剂的指标,同时还有很多食品的分类,这样一来,大家在使用就有一些不便,我们就组织研发了一种软件,例如,输进去一个“苯甲酸”,就会立即告诉你苯甲酸可以在哪些食品中使用,使用多大量,马上就可以查询出来。再比如,输入“酱油”这个词,立即就能查出在酱油里面能够使用多少食品添加剂,也全部列出来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查询软件,希望大家能够尝试一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

  问一个关于水的问题。这一段时间,有很多品牌在宣传富氧水,我想问您关于富氧水,我们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标准?一些具体内容是什么?另外,现在我们一些规定已经说在水的宣传当中不可以使用矿物质水的一些宣传字样,但是现在在超市里还可以经常看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对这样一些品牌和水会采取什么措施?谢谢。

   王竹天:

  关于富氧水,从法律上来说,原卫生部同意可以把氧气加入到普通食品中,但是我们对氧气的质量规格、纯度以及使用有非常严格的界定,就是说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关于矿物质水,有些包装饮用水中加入食品添加剂是为了调节水的口味,现在一些产品中加了一些矿物质盐以后口感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具有补充矿物质的功能。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为了规范管理,我们在标准清理整合过程中需要把它规范起来。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记者:

  因为我刚才看到食品原料及产品的安全标准里面提到了很多,但是没有提到转基因的问题,而转基因现在也是老百姓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很多微信上也都说到,美国已经正式认为转基因是有毒的,但在中国没有一个官方的声音说这个原料到底是不是转基因的,有的厂家可能有标识,但是有的不予标识,在这个管理中间是不是有一些相应的办法?谢谢。

   苏志:

  转基因的这个问题,社会上已经关注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国家农业部对转基因相关农产品的管理有一整套的规定,科学界很多专家都对转基因对健康有没有影响等等在各种场合都发表过一些意见。因为具体的转基因的管理不在国家卫生计生委部门,所以有些具体的问题,我建议可以向相关部门去求证。当然,刚才提到标签的问题,在食品通用的标签里面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标注的问题,已经设置了衔接的条款,按照国家相关方面的规定来进行标识。据我所知,我们国家相关部门有关于转基因食品标识方面的规定,如果企业不标,可能就是一个守法和监管的问题了。

   王竹天:

  因为刚才提的问题,前两天中央电视台专门有一个访谈节目,就把你问的这个问题基本上都回答过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中国消费者杂志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教一下司长,我记得国家食品安全一位权威专家曾经说过风险交流是我们国家食品安全工作中比较薄弱的一环,你刚才也提到了强化风险交流和科普宣传,特别提到了要把风险评估的结果告诉公众,我特别想知道卫生计生委下一步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比如我所知道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会在一段时间内定期有一个公众的开放活动日,比如我们有没有活动或者专题宣传。第二个问题请教王竹天老师,7月1日开始,有些含铝的食品添加剂要禁用了,很多人特别关注面制品,实际上膨化食品的市场非常大,而且主要消费人群是儿童,含铝的东西对儿童健康不好。我想知道,企业方面含铝的添加剂不能用了,他们有没有替代品,而且这个产品是在研制,还是说已经成熟了,另外就是说成本和以前有没有什么不同?谢谢。

   王竹天:

  含铝添加剂确实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门对铝做了一个风险评估,其结论认为我们国家铝的摄入量偏高,需要我们在管理措施上采取一些手段。因此,按照评估结论,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和评估中心专门对含铝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做了一个调查。根据现在的调查和评估结论,和行业、协会开展了一些合作,以期在满足现行食品工业需要的情况下,保障食品安全。不是笼统地说7月1号就把含铝添加剂去除了,而是调整了一含铝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当中的使用,最大的调整就是把以前可以使用在面制品中的含铝添加剂缩小到只能在某些食品中使用,比如油炸食品,像油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把含铝添加剂的摄入量测算了一下,基本上降了一半左右。中国人吃的面制品特别是北方人比较多,这样一个调整一下子把铝的整个暴露量降低了。刚才你特别提到儿童食品,这也是一个重点的人群,膨化食品是儿童消费量比较大的食品,作为儿童来说,本身也是弱势,需要保护。所以在这次调整中,基本上在膨化食品中不允许再使用含铝添加剂。

   苏志:

  这次含铝添加剂标准的调整就是基于风险评估基础上做出来的,评估一要考虑人体的耐受量,二是要考虑暴露量,暴露量里面就和膳食结构优关系了。三是要考虑不同的人群,敏感人群是谁?在这个食品当中考虑的敏感人群就是儿童,具体再落实到各类相关食品上,面怎么限制、膨化食品怎么限制,或者其他需要加铝的食品怎么限制,当然也要考虑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粉条就是一项传统食品,祖祖辈辈都吃,但是大家知不知道粉条里面传统上怎么做,一定要加含铝的添加剂,不然粉条就没有办法做成条状。祖祖辈辈吃了这么多年,现在发现铝的问题,是不是就不能吃?也未必。我们控制在健康耐受量的情况下,少吃一点就可以了,儿童再更加注意一些就可以了。所以我们要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指导,基于科学的基础上,就是刚才说的评估,科学的分析,制定出标准,再通过标准的宣传,把这些知识传播给老百姓。这些就是把评估结果充分用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上的一个考虑,要不然社会上人云亦云,今天说这个有毒,明天说那个又不能吃了,大家无所适从,生活在恐惧中。实际上我们国家整个食品基本面是好的,昨天食品安全宣传周,汪洋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做讲话,食安委的办公室主任张勇同志也做了讲话,这都增强了老百姓对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信心,而且也知道政府怎样科学的来管理或者治理食品安全。

   中国食品报记者:

  有一个案例,经常吃的鱼丸、虾丸属于水产制品,根据QS分类,它既属于水产制品,也属于冷冻食品,根据GB2760,它在冷冻食品中的使用和水产制品中的使用不一样,比如讲在水产制品中可以添加防腐剂山梨酸钾,但是在冷冻食品中不能添加防腐剂。执法部门去有的企业检查,他说鱼丸、虾丸属于冷冻食品,添加山梨酸钾罚款1万,企业说我这是水产制品,根据GB2760可以添加山梨酸钾,请问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有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谢谢。

   王竹天:

  像你所说的类似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是我们的出发点在哪里?从GB2760来说,我们写的非常的清楚、明了,就是说GB2760在食品分类情况下只是做一个食品的定位,不管是冷冻食品,还是水产制品,工艺是什么?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我自己的产品是怎么样的,只要知道我是冷冻食品以后,就应该按照冷冻食品的添加剂的使用方式来做。另外,确实存在QS和标准在食品分类之间不是很协调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现实。我想,这会通过部门之间的协调逐渐解决。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新的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成立以后,类似问题是在减少,他们也注意到QS发证的时候和标准之间的不协调,也会逐渐调整,卫生计生委多次和食药总局就类似问题进行过沟通,今后一定会逐渐解决。

   苏志:

  我补充一下。我完全赞同刚才王教授的意见。标准的适用一定要落实到具体产品上,具体产品又和生产原料、工艺过程、卫生控制条件等有关,不是硬套的。企业制定标准是要把国家的法律和标准落实到具体的产品、具体的生产工艺上怎么样贯彻实施,要有这样一个过程转化,把国家的标准转化成这一个具体产品的生产规范和要求,这样才能真正使国家标准落实好,而不是简单套一下国家标准。市场的食品是千变万化的,所有的标准应用到具体产品生产过程中都有这样一个应用转化的过程,这一点需要提高的。而且标准也不是生产出来检验是不是合格,是否超标,如果源头没有控制住,等你生产出产品再检验,这个生产过程投入的原料、人工、成本通通都是浪费,标准虽然是指标,是一项项的限制,要把这个限制落实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落实到原料控制上,如果原料不合格,生产出的产品也不会合格,这是一个控制的过程,而不是原来理解的,什么事情出了,没有标准,找个标准检验一下。如果靠这样的方式监管食品的话,那我们的食品一定比黄金还贵得多,我们以后都吃不起食品,而且等你所有的检验指标都检验完了以后,这个食品也就过期了,也就腐败了,不能再吃了。所以,经过这么几年的食品安全工作,我们大家在走向理性、走向科学,在减少了一些情绪化的东西,冷静下来,共同努力,考虑怎么样治理好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有几个小问题请教一下。2014年在标准清理结果基础上,将要全面启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整合工作,请问这方面整合工作预估投入的经费大概多少?第二,将要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其中有一部分是加强国家风险评估中心分中心的建设,我想了解一下分中心建设推进情况怎么样?在人员编制和机构调整上有没有什么新的动态?第三,工作目标当中提到一点,行业标准当中强制执行内容的整合工作,这一点我不是特别的了解,请教一下行业标准当中强制执行的内容覆盖哪些行业,具体涉及到哪些层面的内容?谢谢。

   王竹天:

  第一个问题,关于经费投入的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我们分了两个阶段来开展整合工作,一个是今年,一个是明年。从我了解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投入2000万左右经费来做这项工作。第二个问题,去年年底,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已经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上海生命研究所挂牌了两个分中心,这两个分中心有非常资深的特点,军事医学科学院在毒理学方面在国内是属于前沿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能够跟评估中心在业务上产生互补。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属于中科院系统,在营养、生物、标的物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和评估中心也有非常好的互补作用。对分中心建设我们是稳步推进的,逐渐选择有条件的专业机构变成评估中心的分中心。第三个问题,行业标准里面的强制性内容是非常广泛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按照标准化法的要求,经常会在行业标准里面设置一些强制性的要求。按照法律的要求,就需要把过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产品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指标通通都要梳理一遍,梳理、整合为食品安全标准。

   健康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刚才苏司长在报告中说到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过程,能不能请专家介绍一下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记得2011年开始,风险评估中心在工作报告当中说到多次开展许多有毒有害物质风险评估,包括铅、铬,请王老师介绍一下这些评估工作的进展情况。第二个问题,前不久卫计委发布通告,限用和禁用了一批含铝添加剂,公告中很明显说到一句话“经过评估”,请问“经过评估”是不是之前陈君石院士曾经提到过的铝的风险评估?能不能把铝风险评估的情况进一步介绍一下?谢谢。

   宋树立:

  第一个问题,我们请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李宁女士回答一下。

   李宁:

  做一个简要的解答。大家知道,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框架是各个国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规则,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要遵循风险分析框架。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当中有三个环节,三个要素,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在这个风险分析框架里,风险评估是基础、是核心,因为它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交流的信息来源,我们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食品里面哪些污染物、哪些有害物质需要制定标准,标准值是多少,是否需要进行预警,都要以风险评估为前提,所以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为什么是风险交流的信息来源?大家知道,我们对风险的认识有三个方面:一是食品里面污染物存在真正的风险,但是这是不可测定的,实际的风险我们不了解,但是可以通过食品的污染水平和食物的消费量来估算和评估它的风险,往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是感性的认识,我们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来开展风险的科学交流,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而这个科学的风险认识更接近于实际,这样就避免了消费者感知的风险远远放大于实际的危险,感觉这些食品都不能吃了。所以,风险评估在风险分析框架里面非常的重要,基于风险评估来进行风险交流,基于风险评估来进行风险管理。所以,国家现在对风险评估这个工作非常的重视,因为2009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要求建立国家风险评估制度,也要求成立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来开展这个工作,但是一个委员会是不够的,我们中国有13亿人口,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多方面的,为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就成立了国家风险评估中心,2011年10月13号挂牌成立。

  我们评估专家委员会、评估中心围绕着食品安全标准之修订需要,公众关注的问题、方方面面,还有监管的需求做了大量的工作,到现在为止,苏司刚才通报食品安全工作进展里面提到了,我们已经完成的大概有30项风险评估工作,包括一些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比如前期我们评估中心已经举办了开放日活动,大家通过这个开放活动对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评估结果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方方面面各大媒体做了一个很好的报道。关于铝评估的工作我们已经完成了,含铝添加剂修订也是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

   人民政协报记者:

  刚才接着这位老师说的再追问一下含铝添加剂的问题。我们是基于食品安全评估的结果,您刚才说了,现在评估的结果是偏高,我想国际上的平均水平是多少?我们偏高,偏高的指标具体能不能透露一下,有没有地域上的特点,数值是多少。7月1日,如果这个标准实施了以后,下一步是对相关的食品企业、餐饮企业进行督导式的检查,发现这样的违规事件如何处理?

   王竹天: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指导值是2mg/kg 体重/周。但是我们经过风险评估以后,发现在北方地区尤其是面制品摄入量比较高的地区,已经超过这样一个指标。刚才我已经讲过了,通过这样一个评估结论以后,按照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分类来说,调整了一下使用范围,这样一个情况下,完全能够满足现在铝的安全性的保障工作。

  第二个问题,因为卫生计生委是负责制定标准的,食药总局负责监管,他们会根据标准的变化督促企业按照新的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至于违法方面的问题,他们都会按照他们既定的法律上的要求进行对企业的监管。

   中国青年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刚才苏司长说加快重点缺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我不知道现在已知的多少缺多少标准,哪些是重点?第二个问题,说到加强经费的保障,积极申请相关财政的投入,这个经费有多大,有没有一个规模?因为涉及到纳税人的钱的问题,还是要说清楚一些比较好一点。

   苏志:

  经过食品标准清理,现行的各类食品标准4900多项,对其中强制性内容进行分析、归类、梳理以后,我们提出了今后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目录是1000多项。现在我们已经新制定颁布的是400多项,另有400多项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计划,大概还有二三百项是需要新制定的,陆陆续续这几年我们在安排。

  2014年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计划已经上网了。一方面是整合梳理现有的标准,已经有的,可以用的,把它梳理出来。另外一方面,缺失的这一部分还没有的,纳入我们的制定、修订计划。到2015年底,就是“十二五”结束的时候,1000多个标准就基本都有了。但是制定标准是一个很复杂的协调过程,不排除有一些标准可能争议比较大,大家讨论比较热烈,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影响一些标准的制定进度。因为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标准有不同的要求和诉求。所以,标准的讨论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科学是底线。

  关于标准的经费问题,客观来说,经费确实比较紧张。刚才竹天同志说了,我们在标准整合过程中这两年将投入大概2000多万,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再积极争取。这里有一些工作需要钱多,比如新制定的标准就是很费事、费钱的事,整合工作中请专家共同评估和研究以及查询资料、分析资料也需要一定费用。新制定的可能还要做一些实验工作,还要做一些调查工作,可能花的钱就比较多了。所以,每年根据财政投入的年度计划再来做具体的安排。

   宋树立: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6月16日上午9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将举办“开放日”活动,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具体的活动安排请在评估中心网站上查询。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
首批疫苗将在美进行临床试验
  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公司2月24日宣布,卫生厅
世卫组织认为:中国疫情顶峰已过尚未构成全球性大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24日表示,卫生厅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看望慰问感染医务人员
  在抗击疫情战场上,一些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卫生厅
江苏恢复日常诊疗秩序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卫生厅
世卫组织强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构成“大流行病”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24日强调,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