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携新书《那年 那信》亮相石家庄
12月23日,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新书《那年 那信》分享会在石家庄呈明书店举行。敬一丹新作《那年 那信》跨越68年时光,浓缩1700封珍藏家书,承载了五代人的痕迹,是一部“家世”式的成长记录。活动现场,敬一丹分享了书中故事,以及她与父母的书信记录,气氛温馨,交流深入。
1 书信具有可以触摸的独特力量
2015年,敬一丹以一部《我遇到你》为职业生涯做了一个小结,书中回顾央视27年心路历程,引起广泛关注。三年之后,其新作《那年 那信》出版。该书共有30篇文章、38幅手绘,跨越68年时光,浓缩1700封家书。作者以“信中信”的方式与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后代交流,引出信的故事。从1950年的情书到2018年的“微信控”,不同年代的气息渗透其中。在敬一丹看来,这些信里记录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而是家家都有的故事。千家万户的故事就像一块块小拼图,拼出了不同年代的世间图景。
谈及创作初衷,敬一丹透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情感、传递信息、互通情况的重要手段。从她记事起,书信就是家人主要的联系方式。那时,她家里床底下有个大木箱,里面装满了父母的书信。这种留存书信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她表示,信中那段旧时光是全家人的集体记忆,自己要做一个接力者,将它们保存下来,留给后代。
对于为何要用书信体,敬一丹认为虽然现在有微信等更便捷的方式来交流,但过去白纸黑字的书信具有可以触摸的独特力量。“交流方式的变化和交流内容是两回事。我们今天回望信中所记载的那个岁月,并不是说要回到当时的表达方式,但书信是有温度的文字,字里行间有着可以感知的气息。通过书信中所记载的一些事儿,我们能唤起回忆,直到今天书信仍然是我们需要的。”
记者发现这本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那年 那信》的封三,有一封敬一丹写给读者的手写信。敬一丹坦言会一直记得写信的那个夜晚。“灯下,心静下来,选一张张纸,试一支支笔,郑重写下:亲爱的读者……虽然一张信纸写不下那么多话,但笔触到纸的感觉挺好。”
2 “回望三部曲”直抵人心
一碗现在看来极其普通的鸡蛋面,当年却要费尽心思才能吃上;父母和姐姐纷纷离家,自己要带两个弟弟,写信交流也就成了生活中的必需;票证年代,幼小的弟弟如何小心翼翼地去领食物;少年时对世界名著的渴望与成年后回首当年时的心酸;知青时期看过的电影《春苗》、对男主角方医生的悄悄欣赏,以及几十年来人们对于追星的态度转变……
分享会上,敬一丹时而动情、时而有趣的讲述,让现场时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我这次来见到敬一丹老师本人,感觉她很亲切,像邻家大姐一样。”市民王丹说,自己认识敬一丹是通过《焦点访谈》,此后就一直关注她。“她在电视上特别有正义感,现实中则平易近人。”王丹说,听了敬一丹的讲座,她感触挺多。“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从中看到了家教家风的传承。我的家里也有许多的旧书信,一定要整理下来,留给孩子们看。”
敬一丹,1955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8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主持《经济半小时》《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曾获金话筒奖等奖项。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等。在央视从业27年,敬一丹被许多观众称为“国民大姐”。退休后的她写了三本书,分别为《我遇到你》《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那年 那信》,内容涵盖她的职业生涯、工农兵学员经历和家族历史,构成了她的“回望三部曲”。(燕赵都市报讯 记者张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