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双一流”】闪闪发光的数字背后
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由0到3,位次在快速增长中;1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行业评估,生源质量在全国70位左右,名列河北首位;全职引进和培养“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水平人才20人,国家级人才规模增长6倍以上;引进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优秀博士近200人;新增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5个国家级平台;2019年国家基金立项数比2015年翻一番;SCI论文量质齐升,发表数高水平论文数都翻了一番;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论文……
这些闪闪发光的数字,是2016年我校入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特别是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以来,用短短几年取得的成就。
人才培养引擎发力
从1903,到2020;从北洋工艺学堂,到河北工业大学;从办学之初开设机器科,到目前“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始终围绕着国家工业经济发展,突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优势,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世界一流学科。
学校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立“先进装备技术”方向的基础上,申办“智能制造”新专业;将控制学院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并,成立“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等新专业,并成功申办“人工智能”新专业;以“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平坦化工艺与材料”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前瞻性应用示范项目成果为技术核心,开办电子信息技术新工科试点班。
较国家“双一流”建设前,学校国家级专业增长了275%;学科科技竞赛学生参与率增长59.94%,参赛人次、获国家和省级奖励人次年均增速分别为39.98%和48.97%;位列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育人质量第47名(ILEAD排名),近年来本科毕业生教学满意度为90%以上。
聚焦世界英才的目光
2019年12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白国英以第一作者在Nature(Nature, 2019, 576, 437–441)上发表论文 “Probing the critical nucleus size for ice formation with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首次实验证实水结冰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在。白国英正是学校“元光学者计划”的受益者。
从2017年开始实施的这一计划,从工资待遇、人才服务、资源分配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各类人才关注度持续增高,仅2019年最后两月就收到1891份求职简历。
学校已拥有“元光学者”270人,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元光学者”中获国家基金人数占“元光学者”总人数的76%。
这一计划只是人才战略的举措之一,通过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质量提升计划、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提高工资待遇等一系列措施,学校构建了一支由活跃在相关行业和国际学术舞台上的领军人才和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构成的人才队伍。
学校通过设置人才特区,允许优秀的创新团队负责人与学校共同拟定团队建设基本规模和发展目标,实行团队考核,自主按程序招聘团队成员,形成了23支高层次教学、科研团队,其中,1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支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省部级教学团队,1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2支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
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李春利教授带领的化工原理教学团队,创建了科教融合的科学—教学团队模式,面向化工、石油、制药等行业重大需求,首创大通量高效立体传质塔板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全职引进和培养了“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20人,从牛津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高水平院校引进海外优秀博士,较国家“双一流”建设前增长了3.4倍。人才强校作用凸显,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较建设初期增长了72%。
科研难题屡被攻克
在几毫米见方的硅片上,集成数十亿个元器件,要用约为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的导线连接起来才能工作,这要求基材的平整度要达到纳米级甚至埃米级。这一难题被刘玉岭教授团队率先攻克。作为牵头单位,团队承担了国家02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前瞻性应用示范项目——“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平坦化工艺与材料”,首创提出碱性路线下自钝化理论、大分子络合高低速率差平坦化新理论,已应用在航天领域。
聚焦国家智能化装备战略需求,学校形成了以特种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康养机器人为特色的研究方向,成为京津冀区域内本行业领域的引领者。
国家“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国家级平台新增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发表SCI论文数分别增长72%和136%,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等方面成绩傲人;2020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排名第100名;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由0到3,位次在快速增长中。
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学校新增的7个国家级平台之一。这是河北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校与雄安新区、华为、富士康等政府企业共建“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建造产业研究院”等12个地方研究院,特种机器人、电器可靠性等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并实现产业化。
学校的“智慧城乡固废综合处理系统”“秸秆清洁供暖技术”“太阳能供暖系统”等技术落地河北张北县;“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乡固废综合处理系统,已在张家口市相关县区得以推广应用。
将学校办到世界各地
学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成绩斐然,获教育部批准建设的“河北工业大学亚利桑那工业学院”是河北首个与全球百强高校合作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芬兰拉彭兰塔工业大学以及拉赫蒂应用科学大学共建“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成为首个在发达国家建立本科层次海外校区的国内高校。
学校已开展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与法国SUPINFO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项目,被评为首批“河北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018年新获批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连续三年获批“外专百人计划”项目,获批国家和省部级外专引智项目16项,获批“外国院士工作站”“引才引智创新平台”“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5项。
学校的学生国际交流项目、赴境外交流学生规模分别较“双一流”建设初期增加27个,增长1倍;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层次水平迅速提升,境外留学生达340人,增长5倍多,其中硕博留学生占学校全年学历留学生数60%。
每一串闪光的数字,都是一行坚实的脚印。三年的“双一流”建设历程,也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未来道阻且长,“勤慎公忠”的工大人担荷在肩,砥砺前行。
文字/闫涵 配图/屠琼芳 审核/霍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