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我市大力推动夜经济建设上水平出品位
正在举办的西山首届灯光节,五彩的灯光世界使市民仿佛置身童话故事中。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2011年以来,全市商业综合体由1家增至14家,17条经营规范的商业街实现“一街一特色”;每天夜间,市民出行人数在30多万人次。夜经济品牌项目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
繁华“不夜城”的美丽和温情,赋予城市更斑斓的色彩、更旺盛的生命力,石家庄因此更具有国际范儿
□本报记者 焦莉莉
夜晚的灯光和人气,是一座城市活力与魅力的晴雨表,是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风向标。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大力推动夜经济建设,把发展夜经济当成促进省会繁华度和舒适度的大事来抓,推动夜经济向多领域、深层次、品牌化方向发展,把夜生活打造得更加靓丽多彩,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为建设幸福石家庄加油助力。
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建设,我市夜经济在上水平、出品位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夜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休闲业态更趋于多元化,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等夜经济品牌项目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
据统计,2011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夜经济建设引导资金1.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上百亿元;商业综合体由1家增至14家,17条经营规范的商业街实现“一街一特色”;每天夜间,市民出行人数在30多万人次,商贸企业夜间营业收入占到全天的20%左右,年均增长15%以上;我市多部门合力护航夜经济,夜间亮化楼宇数量增至580栋,104条公交线路延长夜间营运时间,110座110警务站遍布街区,护卫市民夜间安全出行……
高德地图近日发布的今年第2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石家庄的夜间生活活跃度在京津冀地区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在星光与灯光的辉映下,繁华“不夜城”的美丽和温情,赋予城市更斑斓的色彩、更旺盛的生命力,石家庄因此更具有国际范儿。夜经济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营造夜休闲环境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如今,石家庄的夜晚越来越亮,建筑披着美丽的霓虹外衣,街上的车流、人流如织,城市变得流光溢彩,风情万种。
“晚上去哪儿玩?”省会市民的选择可以有数十种,仅城市综合体、步行街、文化场所等夜间消费业态就有十多种,并且每种业态还有多个差异化特色项目可以选择。
而六年前,市民晚上外出要么就餐,要么散步,当时夜间休闲娱乐的项目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商贸服务企业在20:30就闭店了。
为将石家庄建设得更有国际范儿,更宜居、更繁华,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开始启动了重大民生工程——夜经济建设。
“发展夜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改善省会市民生活习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一个抓手和载体。”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多次就加快培育和壮大夜经济进行调度和批示。他要求,发展夜经济一定要高起点、高水平,夜消费、夜休闲环境建设得有档次、有品位,努力打造省会夜经济品牌,使城市经济更加富有活力,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广大市民群众也充分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与美好。“这也是我们发展夜经济的意义所在和动力之源。”
市委、市政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陆续出台《关于丰富市民夜生活、发展省会夜经济的安排意见》、《关于推进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建设、龙头带动、市县互动等措施,整合商业、文化、体育、交通、旅游等各种资源,大力营造舒适、时尚的夜消费环境,推动夜经济不断上水平、出品位,形成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的夜经济发展格局。
自夜经济建设开展以来,我市重点商贸企业夜间营业时间都在22:30左右,节假日自然闭店。为营造舒适、安全的夜休闲环境,全市各部门合力“护航”夜经济建设。商务、发改等部门为延时营业企业申请电费补助资金;城管部门积极推进中山路提升改造,为企业举办户外活动提供便利;体育场馆、公交线路分别延长夜间开放和营运时间,园林部门延长公园、广场照明时间;针对夜经济集中区域,公安部门加大巡逻频次,护卫市民安全出行,共同推动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我市夜经济还搭载移动互联网快车,建立新媒体平台,让市民在“指尖”消费潮流中即可感受繁荣的夜经济。市夜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石家庄夜经济”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夜经济活动信息,并向市民派发红包。今年4月15日夜经济启动仪式当天,市委、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向市民派发红包,吸引了1万多名市民关注,发放红包3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300万元,大大引发了市民和商家参与夜经济的热情。
培育夜经济品牌
挖掘服务业新增长点
作为省会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我市的夜经济实现了规范化、常态化、大众化发展,并培育出一批品牌项目。这些夜经济载体在引领城市消费时尚,繁荣现代服务业方面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
城市综合体,是省会市民公认的夜经济最具人气场所。伴随着夜经济从“萌动”到“跃动”,城市综合体这个新兴消费业态在夜舞台快速成长壮大。从2011年首个建成的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到雄踞城市商业中心的勒泰中心,再到去年刚完成改造提升工程的新北国商城,以及海悦天地、东胜广场……短短几年时间,石家庄就涌现出了14座城市综合体。
这些时尚的商业面孔,以其超强的聚客和吸金效应,将众多优质服务业业态集聚在一起,凭借“一站式”的便捷服务和多元化消费选择,形成夜经济的最佳载体。
坐落于裕华路与中华大街商圈的海悦天地,每晚都有数千人体验泛舟水上的休闲生活;180米长的威尼斯风情水街,沿岸有350家精品名店,各种小吃、饮品店点缀其中,还有适合不同年龄层市民的娱乐项目。每年5月底6月初,有美食街之称的勒泰中心庄里街就会举办“全城盛宴”活动,为市民提供上百种美食;期间,这里每天的客流量都有数万人次,所有参与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伴随着夜经济的繁荣,我市还涌现了一批经营规范、各有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六年前,我市只有5条特色商业街,如今数量已增长至17条。这些商业街不仅特色鲜明,且环境愈加优美。在联邦东方明珠地下商街,人们可以欣赏到罗马雕塑、喷泉水景及油画壁画等欧洲风情的景观建筑;在广安大街中心线商街,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供市民选购;在新石中路夜观光街,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汇聚起来,让人们不仅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
另外,洪顺曲艺社的相声小品、大鼓评书、“非遗”展演,每周社区、广场的彩色周末文艺演出,在近年来的精心打造和市场培育下,也已经成为省会夜经济的名品牌。
2015年,市夜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了“夜经济名片”评选活动,由广大市民和业界专家共同评选出夜经济“十大名片”、“十大名店”、“十大名吃”、“五大商街”等35张名片。这些名片代表了省会夜经济建设、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勾勒出一幅经济与文化相交融的繁荣图景。
打造夜生活目的地
形成多点、多店、多面活跃氛围
为推动夜经济建设向多领域、深层次、品牌化方向发展,今年我市着力打造“夜生活目的地”,大力推动行业交流、融合发展,重点规范提升特色街区、城市综合体、文化娱乐等品牌项目,形成夜经济多点、多店、多面的活跃氛围。
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新老商家自发融入“夜经济大军”,纷纷从购物消费、美食餐饮、市民娱乐、夜游项目、特色演出等方面拓展夜间消费空间。同时,北国商城、新百广场等传统百货店也看好城市综合体的“体验消费”模式,通过调整业态,进一步增加体验性的休闲项目占比,共同做大最强夜经济蛋糕。
夜经济大军队伍不断壮大,今年参与晚间延时服务的商企达到95家,比去年增加28家。在培育和挖掘商机的同时,商企将夜间服务做得细致入微。北人集团旗下的各大卖场均有夜间免费停车服务,推出免费修补衣物、免费美容讲座、互动游戏等服务,让每位光临的顾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来自滴滴出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与许多城市出行呈早晚两个高峰不同,随着夜经济的繁荣,石家庄市每天会出现3个出行高峰:7:00-8:00的上班早高峰,17:00-19:00的下班晚高峰,还有21:00-22:00的夜经济晚高峰。每天晚上,万达广场、北国商城、苏宁广场等因为休闲娱乐场所丰富,成为市民经常光顾的夜生活目的地,也成为夜经济晚高峰用车最频繁的区域。
新城区也因为夜经济更加活跃起来。今年,鹿泉、栾城、藁城新三区和正定县围绕夜休闲培育了一批有档次、有品位的“农家乐”,打造了一些形式新颖的夜经济项目。
其中,绚烂的灯光无疑是今夏夜旅游的主题。在位于鹿泉的西山首届灯光艺术节上,占地800亩的灯盏组合成各种造型,吸引了游客驻足拍照留念。在正定的趣那主题公园灯光节,亿万支LED灯和百亩薰衣草共同献上了一场精美的视觉盛宴。
夜间消费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据市夜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今年4月15日至8月5日,全市延时营业重点企业实现夜间销售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全天收入的19.1%。其中,勒泰中心等12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夜间客流量累计突破2000万人次,占白天客流量的30%以上。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