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搭起一座桥——访哲学家汝信
新华网北京6月22日电(记者刘奕湛)1931年,汝信出生于上海。回首过往,汝信直言,有遗憾、有惭愧,“现在时间的紧迫让我不敢也不能停下来”。如今,这位83岁高龄的老人还时常伏案,潜心钻研美的真谛,探寻哲学的奥义。
汝信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上海被日军占领后,为了让家里的孩子能够继续读书,他的父亲专门请来家庭教师,读国文、学西学。抗战胜利后,汝信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
然而,课堂上讲授的西方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抱着改变家国面貌的心愿,汝信投身到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当中,参加了党的地下组织领导的外围团体——读书联谊会。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上海解放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大学毕业的汝信投笔从戎,主动参军。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年轻的汝信和他的部队被紧急调往朝鲜战场。
最初,汝信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干事,后因为会英语,被调往司令部当英语翻译,主要承担与美军战俘的沟通工作。
虽未在战场一线,却也经历了战友的离别。他的英文非常好,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但因为前方需要,他志愿参军到朝鲜,行军途中遭遇美军空袭。战争的残酷,让汝信感到震撼,但却没能改变他投身战场的坚定信念。
奔赴朝鲜途经沈阳国际书店时,他买了一本俄文版《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在与“美”毫不相干的战场上,汝信却接受了美学的启蒙。
隆隆炮火声中,他利用战事间隙苦心钻研起这个“启蒙老师”。“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使他陷入思考,也被书中的哲学和美学观点所吸引。
1955年,从朝鲜回到国内的汝信转业至中国科学院工作,并考取哲学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成为著名哲学家贺麟的弟子。
步入哲学之门后,汝信真正踏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之路,大量阅读原著,逐一考察与马克思主义产生有关的学派,经过日积月累,《西方美学史论丛》让他叩开了美学史大门。
这是我国首部以西方美学史为主题的综合研究专著,一问世便引起广泛关注,汝信也被评价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其后的研究中,敢开拓的性格一直伴随汝信。
如今回望这部作品,令汝信自豪的是其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我分析了美学史研究的各种流派,感觉都不能真正解决美学的根本问题。最后还是回到了马克思主义。”汝信说。
汝信认为,马克思把美学现象放到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整体中考察,和人的实践活动以及全面发展的远景联系起来研究,从而突破了传统美学的框架,为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指明了方向。
谈起他的研究,汝信说:“我只是努力搭起一座桥,更深的研究还需要一代代学生去研究去完成。”
编辑: 石家庄新闻网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