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工作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动员大会在沧州迎宾馆举行

20.03.2015  19:50

  19日上午,全市农村工作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动员大会在沧州迎宾馆举行。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沧州“五城建设”,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升级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宣读了市委书记商黎光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批示,以及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关于表彰全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优秀驻村工作组、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及《关于表彰2014年度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先进县和先进村的决定》。市长王大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领导陈平、安伟华、刘金明、张在月、刘金辉出席会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持续不断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商黎光在批示中指出:“三农”工作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近年来,全市农业农村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对此,市委、市政府给予充分肯定。今后,全市上下要继续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农业农村战线要继续保持良好工作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埋头苦干,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沧州“五城建设”、打造河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当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外部环境和自身内在条件正发生重大变化,“三农”工作步入了新阶段,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也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条件:一是农村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二是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三是京津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四是村容村貌改造力度加大。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措施、创新方法,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再上新水平。

  会议要求,要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一要坚持土地红线。继续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生产面积保持在1270万亩以上;抓好盐山、南皮、肃宁等“三区三园”精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加快1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二要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推广普及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良种良法的运用,加大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力度;继续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现增粮1亿公斤目标;积极开展“农业干部下基层、科技人员入农户”活动,打通农村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三要加强水利保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东光“一村一坑塘”经验,完成500个新挖改造坑塘任务;加快引江、引黄工程建设,6月底前完成南水北调建设工程;抓紧节水压采扫尾工程,为今年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会议要求,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开辟新途径。今年,每个县(市)要结合实际,开发建设一个万亩以上规模的农业园区,每个乡(镇)也要开发建设一个2000亩以上规模的农业园区,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突出发展畜牧、蔬菜、果品、水产、花卉苗木等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要着力解决“龙头”实力不足、活力不够、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在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农业上下功夫,加快发展多业态农业。同时,要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寻求新突破。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要求完成任务;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通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等支持措施,积极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加强农村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以及供销社综合改革等工作。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今年要在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上做文章,更加突出增收门路,更加注重精准扶贫,确保2017年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出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会议强调,今年我市323个村列入省级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村,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类指导、分项施策”的总体思路,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上迈出新步伐,把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坚持规划引领,使规划充分体现沧州文化特色、乡风民俗,达到一流水准。要突出重点片区,把重点片区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乡村治理的示范和样板。要突出重点任务,今年改造提升行动的主要任务是环境美化、村民中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15件实事”,其中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道路硬化等农村最需要解决的6件事必须全部完成,解决9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春季植树造林25万亩。要突出保障措施,不断健全完善财政支持政策,落实投入主体责任。同时,要积极运用市场化思维,加快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会议最后强调,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不懈地把“三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开展农村工作;二要用好农业项目这个总抓手;三要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和乡村治理;四要凝聚合力、齐抓共管,确保在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上有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