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好故事】十年踪迹十年心
——记动物医学院王建平老师
动物医学院王建平老师中国农大基础兽医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在我校已经工作了十个年头,十年踪迹十年心。在学生们眼中,他铁面无私、幽默风趣,是学业上的“指南针”,在同事们口中,他是教学科研能手。
课堂上他铁面无私,风趣幽默
在教学工作中,王建平是绝对的“包黑子”——铁面无私。在课上,学生们都“怕”他。“上课时我们要时刻绷着弦,稍一走神就会被王老师提溜起来”,动物药学2012级班长乔路说。王老师的这种严格并不是事无巨细的苛刻,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么做是为学生负责,当然也是对自己负责,因为自己要对得起老师这个称谓。
严格的王建平讲起课来思路清晰,语言幽默,紧紧吸引住同学们的注意力。“乌龟壳上盖房子,打一药品名称。答案——盖中盖。”从王守义十三香引申到芳香型健胃药……生活中常见的谜语、广告词、网上用语等,王老师随手拈来,把“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物分析学”、“动物毒理学”等课程内容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难怪同学们说:“王老师将课程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一点也不枯燥,越听越有意思。”看着同学们听课时的表情由紧张茫然到轻松释然,王建平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超强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刚参加工作两年,就获得校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二等奖。
他让自己教出的学生能独当一面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王建平组织其他专业教师制定并实施了农大第一批试点专业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及路线图》,自编了专业主干课程用的《兽医药理学》实验指导和《动物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指导。对于这些,王建平说“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教出的学生能独当一面,如果只是在这里当‘撞钟的和尚’,那我早该‘回家卖红薯了’”。
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王建平还在授课班级中挖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优秀学生。动物药学2007级常向彩、2009级单文宠就是被他看中的好苗子。王建平指导他们进行课外科研创新,完成的工作分别获得2011年和2013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3年的项目还获得了“挑战杯”全国赛的二等奖。他也两次获得这项赛事“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毕业后,这两名学生分别考入西南民族大学和我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今年,王建平又在2013级学生中挑选了两名学生,继续进行课外工作,并受到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扶持项目的资助。
他带的研究生哪个都不含糊
“要多看文献,多读书,全面掌握各种知识。”作为研究生导师,他主张做学问要有一定的积累期,在一定阶段内述而不作,厚积薄发。“做学问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忍得了挫折”是他对研究生常说的另一句话。他要求学生做实验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敢于面对试验的失败。对于学生的研究论文,他不允许存在一点的疏忽和漏洞。“我的毕业论文他至少修改了八九遍,他给我的邮件中经常显示的时间是深夜”, 2014级研究生董军深有感触地说。到目前为止,王建平单独招收和协助指导毕业了17名硕士研究生,其中3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我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人获得了国家奖学金,1人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硕士毕业生。
从冷灶到热门,他迎来科研的春天
王建平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属于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十年前,这种研究课题还是比较冷门的。当时兽药残留的危害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因此申请相关项目课题很困难。但他没有放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他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重视这个问题。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在“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被摆上了桌面,兽药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课题迎来了春天。从2009年至今,王建平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7项与兽药残留检测相关的项目资助。
近年来,他以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文章36篇,其中SCI收录26篇。这些成果获得了省级、市级、校级的多项科研奖励。正因为如此,动物医学院的许多老师们都说“他是我们院里科研能力最强的老师之一”。
让大家吃得放心,是他最大的心愿
为了将兽药残留检测的研究服务于社会,王建平在学院的支持下和其他老师共同申请建设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保定)”。这个实验站建成后,可以对保定地区内畜禽产品中的兽药、污染物残留进行监控和风险评估,对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王建平略显兴奋地说:“如果可以通过质量监督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双认证,就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发挥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能够让大家吃得放心是我的心愿。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王建平讲课思路清晰、语言幽默
王建平指导研究生检测仪器操作
作者:动物医学院 陈文英 宣传部 杨晓丽 摄影:宣传部 谷占元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